1。著作權是一定范圍內(nèi)的絕對權利,具有準物權性質。被侵權時,除一般規(guī)定請求賠償和損害賠償外,原則上享有排除侵權請求權和防止侵權請求權,被侵權的著作權是作者本人,但著作權的內(nèi)容包括多種權利,其中一部分可以單獨轉讓,一部分受讓人可以在其轉讓范圍內(nèi)主張權利。其他匿名作品、化名作品的出版者可以為作者或者著作權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排除侵權、防止請求權和名譽權恢復、侵犯著作權人身權等救濟。合作作品的所有作者或者著作權人,未經(jīng)其他作者或者著作權人同意,也可以為共同利益行使權利
對于侵犯作者人身權利的行為,在作者在世時(作者人身權利不得轉讓,但只能由作者本人享用),作者應自便。作者死亡時,除作者在遺囑中特別指定的近親屬外,近親屬是其遺囑的倡導者。侵權預防權的行使以存在侵權危險為條件,因為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而過度擴張可能會導致濫用的風險,因此應該對其進行更嚴格的解釋。過去屢屢發(fā)生侵權行為,但現(xiàn)在客觀上處于危險狀態(tài),存在侵權的可能性,并根據(jù)侵權的準備程度而定。另一方面,在主觀上,它與排除侵權請求權的行使相同,不以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過失為要件,除排除和防止侵權的權利外,著作權人,出版者或者相鄰權利人也可以要求銷毀構成侵權的物品、侵權制作的物品或者專門為侵權提供的機器、器具,或者請求采取必要措施消除侵權或者防止侵權
著作權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與其他權利一樣,也有權要求損害賠償。損害請求權的發(fā)生與一般侵權行為一樣,必須具有:(1)行為人的故意和過失;(2)權利受到侵害;(3)損害發(fā)生;(4)權利受到侵害與損害的發(fā)生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上所述,美國的司法判例和立法不承認對無辜者的免責,而只是減少了賠償數(shù)額。這是兩種不同法律制度的區(qū)別,民事賠償?shù)脑瓌t不是懲罰行為人,而是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因此,民事賠償?shù)脑瓌t是恢復原狀,但貨幣賠償除外。版權保護的重點是原創(chuàng)。當版權受到侵犯時,恢復原狀的可能性很小。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要求金錢賠償。然而,由于受著作權保護的“原創(chuàng)性”是一個極其抽象的概念,如何將其轉化為具體的、可計量的貨幣價值,成為著作權損害賠償討論中最為棘手的問題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yè)拆借業(yè)務應遵循怎樣的規(guī)則
2020-12-17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別人房子倒了砸到車要怎么辦
2021-01-22買的新房應如何進行驗收
2021-01-16區(qū)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jù)
2021-03-0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債權人申請破產(chǎn)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農(nóng)村內(nèi)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保證續(xù)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