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人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即享有著作權權利并承擔著作權義務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1。作者;2、 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p> 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直接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原著作權主體。所謂直接創作作品:是指作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立體形式)反映自己思想感情、個性特點的作品。幫助作者修改稿件、編輯、校對、審閱稿件不能是作者,因為他們是在作者創作的基礎上修改的,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也是原著作權的主體。在工程上簽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沒有相反證據的,是作者(2)享有著作權的其他公民、法人和非法人;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托,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六)款規定,著作權的財產權可以繼承為繼承。第十六條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權法》第十九條規定:“公民死亡后,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讓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國家是版權主體的情況有幾種:1。作者將原作品和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或者將已發表作品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作者死后將其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著作權遺囑呈交國家。作者死后,其作品著作權的財產權既不繼承也不贈與,著作權的財產權由國家享有。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后,不承擔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著作權由國家享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十三條分為三種情況:1;首次在國外發表的外國作品,在中國境內30日內發表的,視為首次在中國境內發表
2。雙邊協議,如兩項國際公約但是,如果中國公民放棄或轉讓其權利,而外國人所在國與中國沒有雙邊協議或不是這兩項公約的成員國,他不能成為著作權的主體著作權人與作者的區別:著作權人可以不是作者,但作者可以是著作權人。這個問題將在下面的部分詳細討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標準怎么計算
2021-01-25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