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公司法》對刑滿釋放人員能否擔任法定代表人作了明確規定,即《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董事:,公司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二)因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執行期滿未滿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滿五年的;(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廠長、經理,對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并負有個人責任的,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滿三年的
(五)個人債務數額較大的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被解聘人執行期超過五年的,公司應當依照本條規定解除其職務,他可以當法定代表人。此外,其犯罪不屬于本條第二款所列的貪污罪、受賄罪、貪污罪、挪用財產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或者沒有因犯其他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不受本條五年限制,仍可以擔任法定代表人審查法人資格時應注意的事項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取決于其經營范圍。超出經營范圍的行為是無正當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由此訂立的合同無效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業務范圍訂立合同的,人民法院不得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的規定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對超出經營范圍的合同進行審查,應當注意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實性。當事人在合同中不違反法律規定,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員越權簽訂的合同
企業法人與外方簽訂合同時,其法定代表人,工作人員或者其他代理人應當代為訂立合同《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八條規定了代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對代理人越權代理的效力作了具體規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工作人員超越代理權限訂立合同的,由企業法人承擔責任,但對方知道超越代理權限的事實的除外;代理人越權訂立合同的,應當承擔責任,但企業法人應當承認或者構成表見代理人的除外。企業法人的民事責任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企業對其擁有或者管理的財產承擔有限責任。對其他法人的連帶責任,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外,不予追究。法人的認定條件原則上以工商登記為準。但是,注冊企業雖然不具備法人資格,但其開辦單位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企業法人登記時,投資不足,企業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責令投資者補足投資清償債務。注冊資本不實的,由開辦單位在注冊資本不實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經批準登記后,對提取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責任的開辦單位、投資者或者其他人依法予以追繳。厘清上述問題,有助于厘清被告的范圍及其主張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責任和權利。但與法定代表人身份無關的民事行為,由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律、法規,行使代表權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六種情形: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
向登記機關或者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弄虛作假
挪用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
解散、撤銷、破產后擅自處分財產變更、終止時未及時、提前申請登記、公告的,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損失的,由法人承擔責任,法律不免除法定代表人的其他責任,也就是說,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還享有下列權利: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權限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全面負責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為履行職責。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代為履行職責,應當有書面委托。法定代表人不得委托他人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兼任其他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有特殊需要的,只能在聯營、合資、投資企業兼職,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應當向登記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件
上述知識是小編根據《公司法》對“刑滿釋放人員能否擔任法定代表人”問題的回答,刑滿五年以上的,可以擔任法定代表人;不滿五年的,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2020-11-08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