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充分利用海量信息資源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與資源所有者發生利益沖突,網絡作品引發的著作權糾紛日益增多。目前,網絡著作權侵權保護措施單一、復雜、成本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將促進網絡著作權侵權的蔓延,破壞正常的學術研究與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現行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補充和修改,使網絡著作權得到充分保護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歸責原則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適用于網絡終端用戶的侵權行為,“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作品是著作權規定下的一種使用方式。著作權人當然有權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從而獲得報酬。”也就是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將其作品上網傳播,否則屬于侵權行為,但法定許可除外《解釋》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具體闡述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分別是:“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的,人民法院將追究網絡服務提供者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侵權人的共同侵權責任,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明知互聯網用戶通過互聯網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或者經著作權人有確鑿證據警告,未刪除侵權內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消除侵權后果的,著作權人為追究侵權人的侵權責任而要求其提供侵權人在其網絡上的注冊信息,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法院應當追究相應的侵權責任。”同時,在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免責條件中指出:“著作權人不能或者不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供身份證(如身份證、法人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的,著作權人不得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供下列信息(包括著作權登記、創作手稿等)和侵權證明(包括被控侵權信息的內容),視為未提出警告或者請求。”可見,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是建立在“知”的主觀意識狀態之上的。在“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的情況下,即使造成侵權后果,也不需要承擔責任。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其適用民法通則中的一般歸責原則,即過錯原則,綜上所述,這是當前司法機關對網絡著作權侵權行為處罰的相關依據和解釋。如果您有更多相關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您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