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發行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對重要事實作虛假陳述的,應當對依賴其陳述的投資者(或者受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那么,虛假陳述民事責任的依據是什么?理論界對虛假陳述的民事責任主要有三種觀點:合同責任、侵權責任和獨立責任(1)基于合同的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在私募中存在著廣泛的合同關系,它主要是由私募證券的所有人在發行和交易的各個階段將證券出售給他人時設立的。從理論上講,合同訂立人從合同交易之外的消極義務范疇進入積極義務范疇。因此,他承擔的首要義務是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予以注意。法律既要保護現有的合同關系,又要關注現有的合同關系;否則,合同交易就會暴露,一方必然成為另一方過失或故意的受害者。因此,“當事人因自己的過錯不能成立合同的,應當賠償認為合同有效的相對人”,這是締約過失責任理論的核心?;谝陨戏治?,私募發行中的賣方對買方具有正的契約義務。當信息披露中存在虛假陳述時,如果買受人基于該信息做出投資決策,出賣人實質上違反了對投資者的忠實義務。因此,因虛假陳述可以解除合同的,應當對買受人的締約過失承擔責任。臺灣學者王健先生認為,在確立締約過失一般原則時,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以現行法律規定為依據,二是以誠實信用原則為依據;根據合同法的原則,當事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大陸學者也主張現代合同責任應包括締約過失責任,即以訂立合同為目的進行協商的當事人應當相互承擔誠實信用義務;因違反誠實信用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基于侵權行為的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侵權行為的基本特征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普通人的一般義務,而不是雙方約定的具體義務。也就是說,侵權責任不是當事人的自愿責任,而是法律必須承擔的責任。一方面,《公司法》和《證券法》禁止虛假陳述。上述強制性法律明確要求信息披露義務主體承擔保證信息披露真實性的義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獲取真實信息的權利,即知情權。從廣義上講,證券是一種商品,投資者屬于消費者。他們聲稱普通消費者有權知道真相似乎是合理的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請按照上述內容解決。所以我希望以上的答案能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被判離婚何時生效
2021-03-09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