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的許多科技企業在對新產品進行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時,存在著嚴重的誤區。即:企業的新產品,特別是涉及軟件創新的新產品,只要有軟件著作權登記證,就足以保護新產品的技術成果。但是,采取什么樣的法律形式來保護技術成果的權益,并不是取決于技術成果的具體內容。企業應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技術成果,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各種法律方法有充分的了解。本文僅以涉及軟件創新的新產品的法律保護為例,初步探討了版權保護與專利保護的異同及其各自的優缺點,我們應該理解,如果技術成果只涉及計算機程序本身,就程序本身而言,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都屬于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而不是專利保護的對象。軟件只能受版權和技術秘密的保護。涉及計算機程序的技術成果,只有解決技術問題,采用技術手段,能夠產生技術效果的,才屬于專利保護的對象,將計算機程序輸入到公知的計算機中,形成計算機控制的裝置或計算機控制的生產方法,將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硬件作為一個整體,形成工業過程控制的生產裝置或方法,屬于技術方案,因此它可以成為專利保護的對象
一般將軟件分為工作軟件和功能軟件。軟件作品是指軟件構件作品所占的比例遠遠大于功能性軟件作品,如游戲軟件、界面工具、智能軟件等,這類軟件的原創性主要在于軟件作品。功能軟件是指功能組件所占比例遠遠大于作品所占比例的軟件,如系統軟件、各種工具軟件、各種應用軟件等,這種軟件的獨創性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方法和步驟。我們通常稱之為可申請專利的軟件是功能軟件。本文所討論的也僅限于功能軟件,根據我國現行的著作權法和專利法,功能軟件產品的著作權保護和專利保護各有利弊。關于版權保護。保護門檻相對較低,保護對象相對廣泛。通常,只要軟件具有獨創性,就有條件獲得版權保護。因此,幾乎所有軟件都能滿足版權保護標準獲得保護的程序很簡單。軟件著作權自軟件開發完成之日起自然產生,不需要通過法律審查程序產生。因此,采用版權保護不需要申請和審批,節省了資金和時間。企業所熟悉的軟件著作權登記程序只是軟件著作權歸屬的初步證明,不是軟件所有者獲得著作權保護的必要程序。軟件的技術內容不能得到實質性的保護。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法模式只保護軟件的“表現形式”,而不保護軟件的“創造性思維”。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七條更明確地規定:“本條例對軟件的保護,不能擴大到軟件開發中所使用的思想、概念、發現、原理、算法、處理過程和操作方法。”。然而,對于功能軟件來說,其技術價值主要在于軟件的功能因素。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軟件最有價值的構思技巧和技術解決方案不屬于著作權保護范圍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