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權利人提起訴訟滿兩年的,訴訟時侵權行為繼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兩年前計算p> 訴訟時效制度的核心是權利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權利保護請求,即:,權利人應當主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年以上提出民事權利保護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然而,《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不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的“權利人起訴兩年以上,訴訟時侵權行為繼續的,在著作權保護期間,由人民法院決定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日起兩年前計算。“權利人對侵犯著作權提起訴訟的訴訟時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權利人可以撤銷訴訟時效制度,兩年內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只要在著作權保護期內,在權利人提起訴訟時,人民法院仍然可以支持侵權行為仍在繼續的主張,而權利人自起訴之日起兩年內仍可以取得侵權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解釋,是對著作權保護期內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作出界定,并從法律角度對訴訟時效進行延伸。放棄訴訟時效的直接后果可能導致權利人的消極意識和權利的濫用著作權保護期限是指法律保護的期限,即著作權的有效期。在著作權保護期間,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保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使用作品須經著作權人同意并向其支付費用。著作權保護期滿后,作品將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未經原著作權人同意或者未向原著作權人付款,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作品。著作權期限的設定,對于保護著作權人對作品的專有權,保證著作權成為民族文化和科學發展的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律規定的著作權保護期是著作權人的保護期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作品完整性保護權不受限制對于公民作品,出版權等其他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的生前和死后五十年,合作作品的截止日期為最后一位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服務作品的,發表權等其他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至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但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電影作品、類似電影制作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等其他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在作品首次出版后第50年的12月31日結束。但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計委處理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