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并購及其分類是一種世界性的趨勢,也是一個復雜的戰略決策過程。并購不是簡單的收購,它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問題,它能使企業獲得許多潛在的利益。比如通過并購,可以擴大生產,增加市場占有率,增加資金實力,穩定生產經營業務,獲取重要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促進企業發展
從并購目標來看,并購可以分為五種類型。首先是生產性并購。通過兼并和收購,企業提高了生產能力。啤酒行業并購是國內并購成功的典型案例。例如,**啤酒、**啤酒和**藍劍啤酒通過并購擴大市場份額。二是銷售并購。通過并購,生產企業兼并所轄銷售企業,形成供、產、銷一體化的局面。例如,重慶太極產業通過并購將生產和銷售聯系起來。三是金融并購。并購主要基于資金壓力。比如:國內st企業的并購大多是基于資金壓力,因為企業每年都在虧損。如果不進行并購,將面臨退市風險。St企業的并購大多是金融并購。無論企業合并成什么樣的資產,最終目的都是扭虧為盈,摘掉St的帽子,非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財務并購達到買殼上市的目的。第四,技術并購。也就是說,規模大但沒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小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來獲取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五是全面并購。它是指上述兩個或三個因素可能存在的綜合性并購。應該說,一方面,政府和證監會高度重視并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并購;另一方面,在證券市場上,并購成功的案例很多,但并不多,而且比例也不高。這不僅僅指上市公司的并購。在世界各國的并購史上,并購成功的比例并不高。20世紀90年代,并購浪潮在美國掀起,席卷全球。近十年來,并購熱潮造就了安冉、世通、華納等典型的成功并購案例,但現在都不見了。中國也有一些成功的并購企業,曾經被宣傳為成功并購的典型案例,但現在也失敗了。因此,在并購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單個目標,還要考慮多種因素
并購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并購整合過程緩慢。3-5年的并購不能有機結合。比如山東的白酒廠收購了四川的多家酒廠,川酒進了魯,勾兌酒沒有有機結合,結果被趕超。二是并購的技術合作較差。企業的產品技術與被收購企業的技術完全不屬于同一類型,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廣東一家生產VCD的企業,收購了一款2億元的產品,規模達到16億元,其產品技術不配套,導致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產品無法升級,最終導致失敗。第三,并購的資金壓力很大。并購往往需要使用企業自有資金,而不是銀行貸款。因此,并購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這可能使原有企業的正常生產、供銷資金無法到位。比如一家企業大規模并購后,沒錢了,整個公司的生產經營都走了下來。第四,買家缺乏強大的核心業務。企業沒有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卻大量并購其他企業,擴大生產,最終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比如三竹制藥從10億擴張到60億,收購了很多企業,但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第五,并購目標過大。企業并購要量力而行。比如收購太大規模**太陽神,從“野心”到“深淵”。以生產保健品起家的太陽神,一次收購了20多家不同行業的企業,在管理和生產上都跟不上。第六,并購高估了市場潛力。并購前,產品供過于求。多家企業并購后,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鄭州的雅雅通過并購在全國開設了多家連鎖店,但市場并不接受。第七,缺乏可行性研究。并購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開發并購進入的企業或資產?應該進行仔細和審慎的可行性研究。例如,中關村的營海圍被戲稱為“霧里看花”。由于缺乏對我國信息產業和信息寬帶高速網的系統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導致所有投資項目的失敗,造成了我國信息產業和信息寬帶高速網的跨越式發展。第八,企業文化不相容。尤其是并購一個歷史悠久的企業,改變員工觀念,提高員工素質,不是一兩年的事。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企業文化不兼容,很難融合在一起創造事業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顏恩超律師,1976年生,浙江寧波人。法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副主任律師,高級合伙人,刑事事務部主任,婚姻家庭事務部主任。 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學理論功底深厚,辦案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寧波本地司法環境,同時與社會各界有著廣泛的交往和聯系。顏恩超律師具備超強的思維能力、盡心盡責的辦案態度,在多年辦案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辦案風格。并深知“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的道理,視“誠信、責任、聲譽”為生命,接待咨詢客觀坦誠,分析案情鞭辟入里,多年來一直深得當事人的信任。 工作作風:認真、負責、扎實、嚴謹,待人熱情誠懇,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執業信條。 辦案特色:顏恩超律師擅長辦理重大、疑難、復雜的各類案件,辦案思路清晰、應變敏捷,善于捕捉證據細節,綜合分析案件事實,法庭辯論攻防兼備,辯護意見有破有立,語言表達言簡意賅、不冗不漏。無論是作為原告方的律師還是作為被告方的律師,均以“當事人權益至上”為原則,全力維護當事人利益,深受廣大當事人及其親友的交口贊譽。 突出優勢:深厚扎實的法律功底,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細致務實的工作作風,靈活創新的工作方法,誠信
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農村大力拆除空心房的原因是什么拆遷補償又是多少呢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