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分配利潤的核算在會計處理中,未分配利潤通過“利潤分配”科目核算,應為“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支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股利轉增股本、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和未分配利潤分別在企業結轉利潤時核算,各損益科目的余額應轉入“本年利潤”科目,以平衡各損益科目。結轉后的“本年利潤”貸方余額為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借方余額為本期發生的凈虧損。年末,將當年實現的扣除當年收支后的凈損益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同時,“利潤分配”科目其他子科目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子科目。結轉后,“未分配利潤”子賬戶貸方余額為未分配利潤金額;有借方余額的,是指“利潤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細科目中沒有余額的未彌補虧損額。股利或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根據股東大會或類似組織的決議,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在辦理增資手續后,借記“利潤分配-股利轉增股本”科目,貸記“股本”科目。以未分配利潤彌補虧損的會計處理。本年發生虧損的,與實現利潤一樣,本年虧損由“本年利潤”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本年利潤”,并結轉“利潤分配”的借方余額,即未彌補的虧損額。然后,通過“利潤分配”賬戶計算彌補虧損,由于未彌補虧損形成時間不同,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部分可以用當年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其他部分必須用稅后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結轉的未收回虧損,用本年實現的利潤彌補,不需要進行特別會計處理。企業應當將本年度實現的利潤從“本年度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方,貸方金額自然沖抵“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借方余額。無論是稅前利潤還是稅后利潤彌補虧損,其會計處理方法都是相同的。但是,這兩種方法在計算和繳納所得稅時是不同的。以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彌補的金額可以抵扣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以稅后利潤彌補的金額不能作為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未分配利潤轉為資本的會計處理
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不增加資產或所有者權益,持股比例不增加。雖然收到的股票有市場價格,但市場價格已經存在于股票的原始市場價值中。除息日,開盤價將因派發股票股利而降低。即使未來市場價格可能上漲,但在股票賣出之前,它是未實現的升值。根據收益實現原則,股票股利不能確認為收益,因此,投資企業在收到股票股利時,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只需在備查簿上登記增加的股份數,未分配利潤增資的納稅處理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大多數企業都有將未分配利潤轉為資本的行為,因此應根據股東的性質納稅,如果股東是居民企業或者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納稅人應當正確繳納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第八十三條和《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利、紅利等股權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所稱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收益,不包括居民企業連續持有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年第63號)第十九條的規定,在中國境內任何機構、場所不得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收入的,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股息、紅利和其他股權投資收入以及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以所得總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股東為個人、居民納稅人的,將未分配利潤轉為資本,屬于股利、紅利的分配,個人股東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免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征稅,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股份制企業,不屬于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個人轉增股本的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2、 有盈余公積金的股份制企業發行的紅股,屬于股利、紅利的分配。如果股東是外國個人,個人獲得的紅股數額應作為個人所得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免稅,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八)外國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