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方分別出資50萬元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自成立以來,經營狀況一直不好。為維持公司的正常經營,甲、乙、丙三方多次向公司注資,三方注資金額不相等。但公司仍然無法擺脫困境。在這種情況下,C不愿繼續經營,與甲方、乙方在經營理念上存在分歧,故擬退出合資公司,將其出資轉讓給丁某。但甲乙雙方均不同意丙方退出。丙方不顧甲、乙雙方的反對,低價將其出資轉讓給丁方,并隱瞞了甲、乙雙方不同意轉讓出資的事實。丁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經營決策時,遭到了甲方和乙方的反對。丁某以該公司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其股東身份,保護其股東權利的行使。法院經審理認為,以C、D轉讓出資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侵犯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為由,C、D轉讓出資無效,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法律分析本案主要涉及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以下簡稱轉讓出資)的有效要件。轉讓出資不僅是轉讓方與受讓方之間的法律行為,而且涉及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鑒于此,出資轉讓除了符合一般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外,還有其特殊的要件。這些要件可以分為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首先,轉讓出資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轉讓出資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其他股東應當放棄優先購買權
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這是第一個實質性要素的法律依據。需要強調的是,在《條例》后半部分,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否則,視為同意轉讓,這表明其他股東不僅應當表示不同意轉讓,但同時也表明其購買轉讓出資的意圖,否則,其行為將被視為同意轉讓,因此,其對轉讓出資的異議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關于何時表明,沒有相關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只有少數股東不同意轉讓,占股東總數的一半以下的,股東的不同意不妨礙轉讓出資。因此,從轉讓方的角度來看,轉讓行為并不局限于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是否及時表達了購買意向,轉讓方可以直接與股東以外的受讓方就股權轉讓進行協商,只要不侵犯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不同意轉讓的股東占全體股東半數以上的,其意見不一致的,構成轉讓出資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會及時作出進一步的意思表示,即是否購買出資,這將對轉讓出資產生重大影響。轉讓人必須等待。否則,轉讓人的直接轉讓將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構成非法轉讓。從理論上講,“及時”應該是一個合理的期限。有論者認為,30天是合理的期限,在同等條件下,不在期限內表示同意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這是第二個實質要件的法律依據。所謂優先購買權,是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優先購買轉讓的出資。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取決于轉讓方和股東以外的受讓方是否確定或基本確定出資轉讓的價格。因為其他股東只有知道出資轉讓的對價后,才能決定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需要說明的是,對于轉讓的部分出資是否可以行使優先購買權,即其他股東是否只能主張購買轉讓的部分出資,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理論上有分歧。有論者指出,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前提是條件相同,即其他股東只有遵循股東以外的受讓人所接受的相同條件,才能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如果他們只購買部分轉讓的資金,就違反了“同等條件”的前提,也損害了轉讓方的利益。因此,優先購買權只能對轉讓的全部出資行使,不能對轉讓的部分出資行使。這種觀點更符合優先購買權的法律含義,出資權轉讓的形式要件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轉讓出資后,應當將受讓人的有關情況記載在股東名冊上股東,記載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出資額和出資證明書號。《公司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股東依法轉讓出資后,公司應當將受讓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以及轉讓的出資額記載于股東名冊。該規定要求,出資權轉讓應當以受讓人在股東名冊上記載的有關情況為形式要求,并視為出資轉讓最終完成的標志。然而,在實踐中,大多數有限責任公司都沒有股東名冊,有關出資轉讓的相關事實也沒有記載(這一規定在《公司法》中已成為神話)。有評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的相關記錄、受讓人參加股東大會表決的記錄等文件應當作為轉讓出資的有效證明。司法機關確定出資轉讓形式要件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工商變更登記是出資轉讓的有效條件。工商變更登記后,才能確認出資轉讓生效并最終完成,否則出資轉讓無效;有人認為,出資轉讓是有效的,轉讓的最終完成以受讓人在股東名冊上的記載為依據,而不是以工商變更登記為依據。從相關法律規定的精神上看,投資轉讓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圍,法律沒有規定工商變更登記的有效要件。因此,不宜將工商變更登記作為投資轉讓的有效要件,后者的司法認定更符合法理。但是,作為出資轉讓的一方,為了防止不必要的糾紛,及時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是上策第三,啟示有限責任公司是一種基于民間合作的共同投資行為,不同于以資本c為基礎的股份公司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24公司怕跟員工打官司嗎
2021-02-12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