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大排量汽車在我國呈現出燎原之勢??紤]到合資產品的進口替代效應,非中國生產的大排量汽車成為進口主力軍;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國內企業也紛紛引進大排量豪華車進行本地化生產。供給的變化首先是迎合市場需求,但反過來又影響市場需求。最典型的是造成消費者的“貪”買車心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全民共識的今天,汽車節能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自有關部門出臺“乘用車油耗限額”以來,燃油稅的開征、汽車消費稅率的調整等話題成為輿論熱點,消費者對政策變化的心理預期逐漸增強。日前,有報道稱,將對大排量汽車征收27%的消費稅。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如何推動汽車節能的發展首先,有必要重申消費者有選擇排量的自由。從節約社會資源的角度看,政府可以利用經濟杠桿使過度占用稀缺資源的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但似乎不應該像限制小排量車那樣一刀切地禁止購買或使用上述車輛
其次,必須澄清一個概念。也就是說,大排量汽車未必節能,技術落后、小排量的汽車也可能是“油老虎”。以經濟型SUV為例,雖然排量為2.0或2.4,但百公里油耗為16-20升,遠高于3.5升轎車。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這款概念車有16個氣缸,排量為13.6升,最大功率為1000千瓦。不過,由于采用了“可變排量”的先進技術,在城市道路條件下,發動機可以關閉8個氣缸以節省燃油。如果對具有類似先進技術的大排量汽車與同排量的普通汽車區別對待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排量大小作為衡量消費稅稅率的唯一標準顯然是不合適的。筆者認為,對稀缺資源征稅,最公平合理的辦法是對占用資源較多的人多繳稅,而不是只看排放量大的人。目前,汽車消費稅是廠家在生產過程中繳納的,即使轉嫁給消費者,也只是一次性支出。因此,消費稅的引導作用似乎更側重于對汽車企業產品規劃的影響。以占用道路資源和燃油資源為基礎征收燃油稅,是消費者每天購車后必須面對的問題。二者的有效合作是根本解決辦法,從源頭上堵住“油老虎”,根本出發點是盡可能節約能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對選擇節油汽車或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等高科技產品的消費者,要給予明確的政策鼓勵,使其在購車、用車過程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另一方面,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即使發動機排量大,如果采用柴油直噴、汽油直噴、變排量等先進的節油技術,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優惠。這樣才能提高我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水平,最終幫助汽車工業開展節能工作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范本
2020-11-30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稅務機關進行稅務檢查有權采取哪些行為
2021-01-22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