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資格是投資者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包括實際出資額、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在確認股東資格時應考慮諸多因素。在具體案件的事實證據審查中,應當根據具體民事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選擇股東資格的認定標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具有法人性質的法人實體,因此股東資格的取得必須得到其他股東即公司的整體承認。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權益對應的財產權利。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同意股東的繼承人可以直接繼承已故股東的股東資格的,法院應當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作出確認股東資格的判決,第三,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國有企業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由股東直接出資,國有企業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國家土地管理部門審查評估。國有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為股東資本劃撥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家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將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價值折合為權益性基金,方可作為股東的出資出資額,是否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應作為確定出資額的標準第四,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能否按照我國現行有關政策退股,持股職工在本質上具有股東身份。持股職工與職工持股會、股東代表、工會建立信托契約關系,通過股東代表、職工持股會、工會間接行使股東權利。實質上,持有股份的職工要求公司返還股本,將與股東承擔同樣的法律后果。根據《公司法通則》,公司登記后,股東不得抽回出資,持有股份的職工應當通過轉讓出資或者回購公司的方式收回出資
(5)股權轉讓價款未經公司確認或者注銷,已實際交付并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股權轉讓變更登記,股權受讓人能否向股權轉讓人主張解除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后,股權受讓人已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轉讓后,公司未辦理股權確認或者變更登記的,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因此,股權受讓人對公司的收益權無法實現,股權受讓人只能按照《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支付股權轉讓款,才有權請求解除或者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在這類訴訟中,舉證責任應由股權受讓人承擔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大會開完要公告嗎
2021-01-30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重婚罪認定
2021-03-08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