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是讓與人和受讓人。知識產權的轉讓有兩個當事人。一方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即轉讓人,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獲得法律承認并成為有效轉讓的前提是轉讓人必須依法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這也是判斷轉讓人是否具有轉讓權(處分權)的重要法律標志。另一方是知識產權的受讓人或受讓人,即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并愿意轉讓知識產權的人。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專利法第十條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所謂中國單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各種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中國“個人”,是指我們的公民。當然,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單位和個人被排除在外。根據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律,專利法不包括在兩個基本法律的附件III中,因此不適用于香港和澳門< /P>(2)知識產權的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知識產權自由轉讓,是指轉讓人不以取得對價為目的將自己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在知識產權申請實踐中,知識產權自由轉讓的案例很多。據《長沙晚報》報道,81歲的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鄒瑞斌用5年時間發明了保溫燉包,并于2003年獲得國家專利。2005年8月12日,鄒先生表示,愿意將專利免費轉讓給單位或個人,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個保溫燉包為國家節能。這種情況下的自由轉移主要是為了社會福利;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鼓勵創業而自由轉讓知識產權。例如,據《經濟日報》報道,2005年5月底,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啟動的12個創業項目中,首次啟動了兩個零投資創業項目和一個免費轉讓專利項目。然而,在知識產權轉讓的實踐中,知識產權轉讓大多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財產價值,這是知識產權有償轉讓的前提。另一方面,從知識產權人的角度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得轉讓利益是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目的。因此,知識產權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例如,著作權轉讓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有效期內,將著作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并按照約定或者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取得報酬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