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是讓與人和受讓人。知識產權的轉讓有兩個當事人。一方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即轉讓人,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獲得法律承認并成為有效轉讓的前提是轉讓人必須依法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這也是判斷轉讓人是否具有轉讓權(處分權)的重要法律標志。另一方是知識產權的受讓人或受讓人,即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并愿意轉讓知識產權的人。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專利法第十條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所謂中國單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各種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中國“個人”,是指我們的公民。當然,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單位和個人被排除在外。根據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律,專利法不包括在兩個基本法律的附件III中,因此不適用于香港和澳門< /P>(2)知識產權的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知識產權自由轉讓,是指轉讓人不以取得對價為目的將自己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在知識產權申請實踐中,知識產權自由轉讓的案例很多。據《長沙晚報》報道,81歲的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鄒瑞斌用5年時間發明了保溫燉包,并于2003年獲得國家專利。2005年8月12日,鄒先生表示,愿意將專利免費轉讓給單位或個人,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個保溫燉包為國家節能。這種情況下的自由轉移主要是為了社會福利;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鼓勵創業而自由轉讓知識產權。例如,據《經濟日報》報道,2005年5月底,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啟動的12個創業項目中,首次啟動了兩個零投資創業項目和一個免費轉讓專利項目。然而,在知識產權轉讓的實踐中,知識產權轉讓大多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財產價值,這是知識產權有償轉讓的前提。另一方面,從知識產權人的角度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得轉讓利益是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目的。因此,知識產權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例如,著作權轉讓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有效期內,將著作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并按照約定或者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取得報酬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