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是讓與人和受讓人。知識產權的轉讓有兩個當事人。一方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即轉讓人,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獲得法律承認并成為有效轉讓的前提是轉讓人必須依法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這也是判斷轉讓人是否具有轉讓權(處分權)的重要法律標志。另一方是知識產權的受讓人或受讓人,即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并愿意轉讓知識產權的人。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專利法第十條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所謂中國單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各種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中國“個人”,是指我們的公民。當然,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單位和個人被排除在外。根據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律,專利法不包括在兩個基本法律的附件III中,因此不適用于香港和澳門< /P>(2)知識產權的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知識產權自由轉讓,是指轉讓人不以取得對價為目的將自己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在知識產權申請實踐中,知識產權自由轉讓的案例很多。據《長沙晚報》報道,81歲的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鄒瑞斌用5年時間發明了保溫燉包,并于2003年獲得國家專利。2005年8月12日,鄒先生表示,愿意將專利免費轉讓給單位或個人,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個保溫燉包為國家節能。這種情況下的自由轉移主要是為了社會福利;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鼓勵創業而自由轉讓知識產權。例如,據《經濟日報》報道,2005年5月底,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啟動的12個創業項目中,首次啟動了兩個零投資創業項目和一個免費轉讓專利項目。然而,在知識產權轉讓的實踐中,知識產權轉讓大多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財產價值,這是知識產權有償轉讓的前提。另一方面,從知識產權人的角度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得轉讓利益是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目的。因此,知識產權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例如,著作權轉讓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有效期內,將著作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并按照約定或者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取得報酬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須知,離婚財產分配,離婚孩子撫養
2021-02-24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