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轉讓。知識產權的轉讓有兩個當事人。一方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即轉讓人,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獲得法律承認并成為有效轉讓的前提是轉讓人必須依法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這也是判斷轉讓人是否具有轉讓權(處分權)的重要法律標志。另一方是知識產權的受讓人或受讓人,即與讓與人達成協議并愿意轉讓知識產權的人。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轉讓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專利法第十條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專利權,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所謂中國單位,包括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各種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中國“個人”,是指我們的公民。當然,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單位和個人被排除在外。根據香港和澳門的基本法律,專利法不包括在兩個基本法律的附件III中,因此不適用于香港和澳門< /P>(2)知識產權的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知識產權自由轉讓,是指轉讓人不以取得對價為目的將自己的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在知識產權申請實踐中,知識產權自由轉讓的案例很多。據《長沙晚報》報道,81歲的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鄒瑞斌用5年時間發明了保溫燉包,并于2003年獲得國家專利。2005年8月12日,鄒先生表示,愿意將專利免費轉讓給單位或個人,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個保溫燉包為國家節能。這種情況下的自由轉移主要是為了社會福利;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鼓勵創業而自由轉讓知識產權。例如,據《經濟日報》報道,2005年5月底,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啟動的12個創業項目中,首次啟動了兩個零投資創業項目和一個免費轉讓專利項目。然而,在知識產權轉讓的實踐中,知識產權轉讓大多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財產價值,這是知識產權有償轉讓的前提。另一方面,從知識產權人的角度看,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獲得轉讓利益是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目的。因此,知識產權轉讓通常是有償行為。例如,著作權轉讓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在著作權有效期內,將著作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并按照約定或者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取得報酬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