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侵害的標的應當在著著權法保護的范圍內
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標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的擴張,幾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勞動的創作成果。為了包容各類的創作,以及適應未來可能發展出的新的傳播方式,各國著作權法一般采概括性的規定與列舉式的規定相結合,以靈活運用。至于所列舉的作品形式不外乎下列數項:
(1)、文學作品(包括文字、語言);(2)、音樂作品(包括曲與詞);(3)、戲劇作品(包括配樂);(4)、舞蹈及啞劇創作;(5)、圖畫、雕刻及雕版等美術作品;(6)、攝影作品及圖片;(7)、電影及其它視聽作品;(8)、地圖、科技及建筑圖形。隨著科技的發展,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范圍不得不極度的擴張,以涵蓋一切形式的作品,甚而在一些國家還擴及到對錄音錄像制品、廣播電視節目及表演的鄰接權。 [8]但是,著作權法保護的初衷即在于便利公眾的文化進展,因此,一面擴展著作權法保護的標的,一方面又必須就排除客體作出詳盡的規定。
2、須為著作權法所明文保護的排他性權利
隨著著作權保護客體的擴大,著作權的權利的種類也相應增加。一般地說,包括以下各項:
(1)、復制權;(2)、發行權;(3)、 出租權;(4)、展覽權;(5)、表演權;(6)、放映權;(7)、廣播權;(8)、信息網絡傳播權;(9)、攝制權;(10)、改編、翻譯、匯編權。著作權除包涵上述的經濟利益外,還有人身上的價值。 英美法系國家雖未在著作權法中明文規定著作人身權的內容,但仍然委諸于習慣法上的法理,如違反契約、侵權行為、侵害隱私權、誹謗、不正當競爭等觀念來保護。美國著作權法規定凡聯邦著作權法未曾規定的范疇,各州有權另行制定法律來規范,也不排斥著作人身權的觀念。
3、被害人須有著作權
原告提起著作權侵權之訴,首先應當證明其享有著作權。在我國,不采著作權取得須先經行政機關審查登記的制度,而采“創作”主義,作品一經創作完成,作者就取得著作權。但在訴訟中,原告仍須證明其著作權的存在。著作權的存在,除上述應屬于成文法所保障的客體和權利范圍以外,原告還須證明:
(1)作品具有原創性。著作權的取得要件與專利權不同,后者須具有新穎性、創造性與實用性。而著作權只要具有原創性就夠了,即只要是經過個人心血努力、獨立創作而非盜用、抄襲他人著作而成即可。(2)具有我國國民的身份或屬于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4、受害人須證明對方有侵權行為,亦即侵害著作權人受法律保護的幾種特別權利
復制、展覽、表演、發行等都是客觀的行為,較易判斷侵害是否發生。但是對于“抄襲”,即因“觀念”等不受保護,須先分出“觀念”以外的“表現形式”為保護的標的。而抄襲又不能局限于一字不易的雷同,其判斷難免有主觀的價值判斷,而缺乏客觀標準。
5、被告不得以“合理使用”原則為抗辯
著作權法既然以公益的保護為重,在某種程度內,即使是未經許可而使用作品,被告尚可以“合理使用”為理由以為免責抗辯。各國法律也都明定哪些行為為合理使用。此外,對于“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明示如下:(1)、使用的目的和性質,即依其為商業性使用或非營利的教育性目的而區別;(2)、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性質;(3)、使用的數量及實質在整個受保護作品上所占的比例;(4)、使用對有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經濟市場的價值的影響。
侵犯著作權是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作為侵權人此時就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銷毀侵權產品、賠償損失等等。其中,侵權行為構成刑事犯罪的,那么還會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至于怎樣的行為構成著作權侵權,結合上述五方面就能夠大概作出界定。
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么樣的
侵犯軟件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
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期間家屬探視,看守所會有記錄嗎
2020-12-13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