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中國所謂的“祖傳秘方”,其實反映了商業秘密的自我保護意識。現代意義上的商業秘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是作為法律保護的補充形式出現的。目前,商業秘密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法律術語,但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有的國家稱之為工商秘密,《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產權協定》稱之為秘密信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示范條文》19%稱之為秘密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受權利人保護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只規定了商業秘密的抽象概念,而《禁止侵犯商業秘密條例》(工商行政管理條例)不僅擴展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抽象定義,而且通過列舉進一步明確了商業秘密的具體內容,商業秘密是一種知識信息,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具有非物質性,是一種無形財產,是一種知識產權的“私有”形式。商業秘密是在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前提下受法律保護的一項法定權利,不同于以專利技術披露為前提的專利權。與傳統的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三大知識產權相比,商業秘密所有人不具有專有權。法律允許多個權利主體同時擁有與商業秘密相同的信息,但禁止他人以不正當手段或違反合同的方式獲取、披露、使用和允許他人使用。同時,與其他知識產權不同,商業秘密具有明確的期限。他們只有在保密狀態下才有資格得到法律保護。商業秘密一旦被他人以合法方式意外泄露或者獲取,無權請求法律救濟。關于商業秘密的法律屬性,學術界有財產權理論、人格權理論、債權理論、信托關系理論和知識產權理論。雖然沒有法律規定商業秘密的法律屬性,但我國學術界仍然默認商業秘密的知識產權屬性,特別是在WTO《知識產權協議》明確規定商業秘密為知識產權的情況下,這一觀點占據了更為主流的地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侵犯商業秘密的案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涉及法律、科技、經濟等多個領域,對立法和司法工作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獨立的《商業秘密法》,我國對商業秘密的規定主要體現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如何把握侵犯商業秘密的標準,是處理商業秘密侵權的核心問題。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的若干規定》,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要件有四個:1。技術信息和業務信息是否“不為公眾所知”2。信息是否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是否具有實用性。三。是否采取保密措施。對確認為商業秘密的信息,權利人應當采取保密措施。4是否侵犯商業秘密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凍結的最長時限是多久
2020-11-19車輛被人為損壞調解不下怎么辦
2021-01-05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