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東的資格繼承是否與普通股東相同
隱名股東是指實際出資、簽署公司章程、辦理有限公司工商登記手續(xù)并登記為股東的股東,而實際股東的權利由實際投資者控制。注冊股東稱為名義股東,實際投資者稱為隱名股東。隱名股東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現(xiàn)實中隱名股東也很多。那么,隱名股東死后的股權能否繼承?要說明這一問題,首先要確定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并分別從幾個案例進行分析:第一個案例中,
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約定,隱名股東實際出資,注冊股東登記為股東,風險和利益歸隱名股東所有。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應界定為委托代理關系。名義股東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代理權,屬于隱名代理。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委托代理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根據(jù)《公司法》的規(guī)定,注冊股東是法律認可的股東,在公司內外法律關系中應當享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按照雙方的代理協(xié)議另行約定。隱名股東死亡后,代理關系中存在財產(chǎn)內容,可以由繼承人繼承。但根據(jù)《公司法》的原則和有限責任公司的人的要求,繼承人對股權的繼承要求與人的要求不一致,未經(jīng)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及其他股東協(xié)商一致,繼承人不得成為股東。根據(jù)以上分析,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不取得股權,不存在股權繼承問題,隱名股東的繼承人只能根據(jù)委托代理關系解決與名義股東的糾紛。另外,如果將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的關系界定為借款,則隱名股東的繼承人不存在股權繼承的問題。
在第二種情況下,
隱名股東同意所有其他股東實際出資并承擔股東的所有權利和義務,但注冊股東將被注冊為股東。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的繼承人能否繼承股權,取決于股東的資格。從理論上講,股東資格的取得要件分為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其本質要求是指出投資者已經(jīng)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出資的目的是成為股東。形式要件是指簽署公司章程,經(jīng)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股東,向公司簽發(fā)出資證明書,并在股東名冊上登記。
一般來說,只有具備股東的實質性和形式性要求,才能確定股東的資格。但在本案中,仔細分析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包括注冊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不難看出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之間是一種契約關系,合同的內容是共同出資注冊有限公司,本協(xié)議還包括隱名股東與注冊股東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隱名股東死亡時,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共同出資并成為股東的合同所包含的財產(chǎn)權利的繼承人,依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當然可以繼承。可以說,隱名股東對其死前的股東資格具有實質性要求,但缺乏的是形式性要求。此時,隱名股東的股東資格應受到保護。根據(jù)《公司法》關于股東資格屬于工商登記對抗要件的規(guī)定,隱名股東相對于其他股東具有股東資格。只有這種股東資格才能在股東內部得到承認。隱名股東死亡時,隱名股東的權利由其繼承人繼承,。繼承后的股東資格與繼承前的股東資格具有相同的性質。委托代理人解散后,繼承人可以要求公司辦理股東變更手續(xù),并在工商登記簿上登記為股東。當然,章程有約定的,按約定執(zhí)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隱名股東是法律禁止成為股東的人,那么無論隱名股東采取何種方式,都不可能成為股東,因為它以法律形式掩蓋了非法目的,自然不存在股權繼承問題。與隱名股東的股權繼承相對應的是注冊股東的股權繼承,這實際上是隱名股東面臨的一個風險問題。記名股東死亡時,其繼承人因其股東身份在登記機關的公示作用,可以提出股東資格繼承問題。此時,涉及到注冊股東的股東資格認定。在司法實踐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認定:一是章程中是否有簽名。由于工商登記機關在登記時提交的登記手續(xù)審查屬于形式審查而非實質性審查,登記機關不能對公司章程上簽名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實際上,有些簽名不是由名義股東簽名,而是由其他人簽名。是否代簽可以作為審查其是否為注冊股東的證據(jù)之一。二是看投資證明。
在實際出資的情況下,多數(shù)股東認為自己沒有出具隱名出資證明的真正義務。無出資證明書,其他股東有出資證明書的,可以作為其不是實際股東的證據(jù)之一。第三,看他們是否真正享有股東的權利。在實踐中,由于名義股東不把自己視為股東,他們就不會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因此,在確定注冊股東的股東資格時,可以從其是否行使股東權利的角度來考察其股東資格。經(jīng)審查確認為注冊股東的,其繼承人無權繼承其股東資格。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重復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9房屋拆遷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是多長
2020-11-29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公租房動拆遷安置補償中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2020-12-20拆遷房產(chǎn)證和增宅房產(chǎn)證稅收有升么區(qū)別
2021-02-252020年拆遷新規(guī)實施時間
2021-02-19房屋征收與補償什么是臨時周轉和臨時過渡,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1-14拆遷安置房買賣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