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19條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本文不僅對商業秘密的定義和權利人的定義進行了概述,還逐一列舉了侵犯商業秘密的四種行為。商業秘密是一種無形財產,其危害后果不像有形財產那么容易計算。如何界定其損失,如何認定其危害結果,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認定其危害結果?本文從商業秘密的概念入手,通過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性、實用性、價值性和保密性”四個特殊屬性的分析,明確了商業秘密的損失范圍僅包括權利人的經濟損失,在排除權利人名譽損失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幾種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以及在非正常披露和非法使用四種不同情形下侵犯商業秘密危害結果的認定方法。筆者試圖通過淺顯的寫作,為司法機關提供參考,使其掌握如何正確界定不同情形下的損失范圍和損害結果的不同認定,從而做到“以不變應對變化”,理論聯系實際,正確司法。
如果以上視圖中有任何不正確的地方,請改正!關鍵詞:商業秘密的損失范圍、危害結果的認定方法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違反國家保護商業秘密的法律、法規的行為,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該類犯罪屬于侵犯無形財產的知識產權犯罪。危害商業秘密罪危害結果的認定是知識產權犯罪的難點。本文試就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認定談一點個人的看法。根據刑法規定,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受權利人保護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因此,構成商業秘密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不為公眾所知的保密性;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價值性;權利人已經采取保密措施的保密性;屬于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的,可以用于生產經營的實用性。(2) 目前學術界對商業秘密損失范圍的觀點認為,商業秘密是一種無形財產,侵犯商業秘密造成的損失不像盜竊、詐騙等侵害有形財產罪那樣容易認定。侵犯有形財產罪給被害人造成的損失,主要表現為作為犯罪客體的有形財產的損失,易于計算。例如,盜竊給受害人造成的具體損失是什么?有學者認為,侵犯商業秘密所造成的損失是權利人的競爭優勢及其帶來的經濟利益的喪失。競爭優勢的損害體現在三個方面:發展成本、現實優勢和未來優勢。開發成本包括開發商業秘密所投入的資金、人員和時間;實際優勢是指生產和銷售方面的優勢,如生產成本低、銷售利潤高、供求關系好等;未來優勢是指企業所期望的部分債權人。有學者認為,在認定損失時,除上述因素外,還應考慮侵犯商業秘密造成的名譽和榮譽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起訴標準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六十五條,侵犯商業秘密可能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有三種:(一)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的直接損失金額在50萬元以上;(二)權利人破產;(三)權利人破產;(三)造成其他嚴重后果。那么,如何計算商業秘密權利人的直接損失呢?犯罪對權利人還有哪些嚴重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種票據的時間的區別
2020-12-20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房屋轉讓需要到哪公證
2021-03-18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