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情:被告人李某在工廠工作時,發現工廠主要產品的設計圖紙沒有鎖在辦公樓的抽屜里,相關安全保衛工作也沒有完成,遂懷有惡意。幾家同類產品的生產廠家下班后,沒有人拿著一個塑料袋拿著重2公斤以上的設計圖紙賣給工廠。幾天后,該廠技術人員發現圖紙不見了,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李很快就被捕了。據有關部門根據制作圖紙所用的工時和材料進行的價格鑒定,該圖紙價值968多元。由于這種產品獨特的設計優勢,李在市場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有幾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李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理由是:李先生有以圖為己的主觀目的,客觀上實施了以秘密手段竊取圖紙的行為,經鑒定,圖紙價格已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設計圖紙所含技術屬于本廠技術成果。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在相關司法解釋中的規定,技術應當改進的結果也可以成為盜竊的對象,因此李某的行為已經符合我國刑法關于盜竊罪的相關規定,并對其承擔刑事責任應該以盜竊罪進行調查,但應該評估圖紙的技術價值,以確定盜竊數額。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既構成盜竊罪,也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應數罪并罰。這一觀點認為,產品設計圖紙應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商業秘密部分在其內容形式上的體現,另一部分是商業秘密材料的載體體現。這種載體的支配是權利人財產所有權的體現。行為人以非法手段取得商業秘密載體的,還可能造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客體的侵害和侵犯財產罪客體的侵害,李某的行為是對圖紙同時侵犯工廠的商業秘密和工廠的財產所有權,均達到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數額巨大”和“重大損害”的標準,已構成兩罪,數罪并罰。第三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支持這一觀點。有一種觀點認為,李偷的是工廠的產品設計圖紙。以工時和所用材料為依據對產品設計圖紙進行評價,不能正確反映設計圖紙的實際價值,因為設計圖紙的實際價值是其所體現的內容,即產品設計技術成果,其中屬于企業所有者的企業秘密不屬于財產所有權的范疇,因此不應構成盜竊罪。如果李某將圖紙轉售給生產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使其掌握相關技術,將嚴重影響工廠今后的生產,達到“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程度,符合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客觀要件。因此,應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