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權益時,應當通知公司和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20日內未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問:我們公司計劃與另一個股東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我方持有40%的股權,對方持有60%的股權。考慮到我公司只想與對方合作而不持有股份,故我公司要求對方將來轉讓股份時,我公司可以行使優先購買權,也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如果您想轉讓全部股份,我們公司可以選擇購買11%的股份以獲得控制權。對方不同意,因為這樣的規定沒有法律依據。答:我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出資的,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對出資有優先購買權。”本條確認了股東在一定條件下轉讓出資(以下簡稱股權)的優先購買權,但未規定股東是否可以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
由于法律沒有直接規定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如果與其他協議沒有沖突,則不禁止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許多外商投資企業借鑒國外的做法,在合資、合作合同、章程中規定了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條件和程序。從合同法的角度看,股權轉讓的要約、承諾和優先權的行使都有明確的規定,通常包括默示或不作為視為同意的約定。
公司章程、設立合同、出資協議中沒有具體規定,往往會發生糾紛。欲行使部分優先購買權的一方(以下簡稱“原股東”)不能與另一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另一方也不能得到原股東和公司的配合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轉讓方聲稱,一個條件是轉讓所有股份,另一個重要條件是轉讓價格和支付方式。這些主要條款和條件構成其報價的主要內容。如果對方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則構成反要約,即新要約。另一方面,原股東主張優先購買權的行使不受法律限制。基于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性,特別是控制權的重要性,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屬于特別法(公司法)的初衷。(絕對控制權)和控股權益通常是焦點。由于轉讓方轉讓控制股權,轉讓價格應優于非控制股權。受讓人的第三人意圖往往是為了達到并購的目的。當控股股東準備退出時,原股東只是想控制。關鍵是實現持股的機會利益。簡而言之,貴公司的要求有其自身的商業基礎和出發點,在法律分析中是合理的,在現行法律規定下沒有障礙,可以通過法律文件(章程、投資協議書)來實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罪公安能否立案
2020-12-31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