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享有哪些權利?
根據自然人或法人對公司的投資行為,公司成立時,投資者成為公司股東,享有股東權利,簡稱股東權或股權。如果轉讓股份或出資,他們將失去股東身份和股權。只有公司的投資者才被稱為股東。在合伙制等公司以外的經濟組織中,投資者不被稱為股東。那股東在公司享有什么權利呢?以下主要論述我國《公司法》規定的股東權利的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的規定,公司股東作為投資者,享有所有者根據對公司的投資額從資產中受益、作出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它是股東權利的高度概括。具體而言,主要包括:1、投資受益權又稱股利分配請求權,是股東對公司收益分配的請求權。股東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股利或投資收益。它不僅是股東最重要的自利權,而且是股東基于自身資格和地位所固有的權利。《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公司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剩余利潤由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當然,股東能否獲得分紅取決于公司當年是否有可分配利潤以及股東大會的決議。因此,只有股東大會作出分配股利的決定,股東才能享有獲得股利的具體請求權或訴訟權。
2。轉讓股份或出資的權利。股份制公司的股權相對自由,而有限責任公司特別是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受到更多的限制。
3。
股東有權在公司清算時分配剩余財產。(1) 股東對轉讓出資的優先購買權。股東對公司發行的新股有優先購買權。我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作了明確規定。然而,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制卻比較模糊。《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股東大會對公司發行新股作出決議,包括: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的種類和數額。此外,《公司法》對股東認購新股的發行沒有其他規定。事實上,這一規定采取了武斷的立法態度,既不否認也不承認。
5。公司有義務向股東交付股份,股東有權要求公司交付股份。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登記成立后,應當向股東正式交付股份。公司成立前,不得向股東交付股份。上述權利均為股東為自身利益行使的權利,從股東權利的分類來看,屬于股東的自利權利。與自利權相對應的是股東共同利益權,是指股東為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同時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以下權利:
6、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東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以股份有限公司為限。主要包括:(1)重大事項決策權。股東大會決定公司的投資計劃、增加注冊資本、合并等重大事項。(2)提出建議或質詢的權利。我國《公司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股東有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
7。選擇經理的權利
這是股東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權利。股東不直接參與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而是通過董事會參與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股東通過選舉董事獲得對公司業務的控制權。董事會在公司中的重要地位,使董事選舉成為股東控制公司的重要手段,也是股東的重大權益。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經營的重要信息,從而知道自己的權益,從而知道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它是股東監督公司經營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1)查閱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權利。
(2)查閱公司其他重要文件。根據《公司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第一百六十五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內向股東提交財務會計報告;股份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股東大會年度會議召開二十日前提交股東查閱,公開發行股票設立的股份公司必須公告其財務會計報告。然而,我國《公司法》的原則和概括卻十分有限。股東權利受到侵害時,有權向公司、政府部門和法院尋求救濟。其中,股東訴訟是保護股東合法權益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股東提起的訴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訴訟,另一種是派生訴訟。
直接訴訟是指股東為自身利益向公司或其他股東侵權人提起的訴訟。股東的這項權利可以由股東單獨行使,也可以由股東共同行使。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害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制止違法侵權行為”。未規定其他侵犯股東權益的行為,如違反公司章程、股東損害賠償請求權、有權提起訴訟的股東資格等,訴訟條件和時效也為空白,不利于全面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容易導致個人股東惡意濫用這一訴訟權利。
派生訴訟,又稱代表訴訟、間接訴訟、二級訴訟,是指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別是控股股東、董事、經理、監事等管理人員侵害時,而公司不能或懶得向不法分子要求損害賠償的,股東可以代表公司為公司利益,對侵權人提起訴訟,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公司損失。它在西方國家已被廣泛設立。我國《公司法》和《民事訴訟法》都確立了這一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拆遷房產證怎么辦理
2020-11-13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2020-12-17懷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