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王先生、劉先生等三人共同成立了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萬元。公司成立后,劉先生擔任公司董事長,王先生作為股東積極參與公司的設計和談判。經過幾年的努力,公司開始盈利。然而,2000年,公司突然吸納了一名新股東,但王某作為出資3萬元的股東,一直不知情。自從新股東入股公司以來,王被剝奪了作為股東的所有權利。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按時查閱公司財務賬冊的權利也喪失了,公司股東大會被發現后,決定有人偽造王某的簽名,公司還私刻工商局印章,從而制作了假文章欺騙工商局和股東。上述種種事實都清楚地表明,公司嚴重侵犯了王某作為股東的合法權益,其合法權益遭受了巨大損失。分析:原告為維護其在公司的合法權益,將公司及作為公司董事長的劉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公司及其董事長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然而,到目前為止,它遇到了嚴重的障礙。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完善,原告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
首先,《公司法》對公司侵害股東合法權益應承擔何種責任,賠償數額如何確定等問題沒有明確規定。因此,相當一部分法官和法律界人士認為,公司確實可能侵犯了股東的合法權益,但由于沒有給股東造成實際損失,故無法作出賠償。但我們認為上述觀點值得商榷:首先,我國《公司法》對侵害股東權益的規定確實非常有限。到目前為止,只有《公司法》第123條規定,董事、經理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責,維護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謀取私利。同時,《公司法》第111條規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侵害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制止其違法行為和侵權行為。上述兩條規定只是明確了當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訴訟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外,該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董事、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本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些規定都表明,公司可以起訴股東侵權,也可以要求賠償。但在實際情況中,這些規定并不實用。如何賠償成為此類案件中最棘手的問題。那么,公司侵犯股東權益的行為真的沒有損失嗎?我們不這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王某投資該公司的原因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投資獲得更多的利潤。也就是說,她把錢和精力投入到公司后,基于對公司其他股東的信任和對公司未來利益的預期,采取了投資行動,不僅幾年來他們一分錢也得不到公司分紅,但他們也未能享有最基本的股東權利。這些現實已經嚴重背離了當時投資的初衷。公司股東大會對其權利的侵害使其投資無法收回,也無法理解公司的利潤,這無疑給王某的投資行為造成了一種實際的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這種損失不是由投資中的經營風險造成的。我們通常所說的經營風險,應該是指在價值規律的指導下,由于產品或服務價格的漲跌,以及公司的經營方式是否適應現實社會的發展而導致的公司的盈虧。在本案中,王某投資無法獲得預期收益,并不是因為上述原因,而是完全由于公司股東違反公司章程,侵害股東權益所致。由此我們認為,造成這種不利后果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就是投資不能享有應有的權利,預期利益得不到的原因,也是原告所遭受的損失。
如果有損失,應該有賠償,那么這種情況如何賠償?首先,困擾我們的是預期利益無法計算,股東的投資也無法直接從公司收回,這給我們解決補償問題制造了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利用股東的投資資金和相應的利息進行補償的觀點。首先,《公司法》第三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同時,《公司法》第四條還規定:“公司股東作為投資者,根據對公司的出資額,享有所有者從資產中受益、作出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按照權利義務平等的原則,我們應該履行我們的義務,當然也應該享受我們的權利。在本案中,王某作為投資者履行了對公司的投資義務,成為公司股東。根據法律規定,他應根據其投資額享有股東權利。但在履行出資義務后,他為公司的經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作為股東不享有任何權利,看不到公司的財務賬冊,看不懂公司的經營決策,股東用他的名義簽署股東大會決議,這與他的義務完全不同。股東會無故剝奪其股東權利的,股東有權拒絕履行出資義務,收回出資,作為對公司侵權行為的處罰。然而,還有另一個問題。公司法不允許股東直接提取資本。如果股東想退出公司,就必須將自己的股份轉讓給他人,這種轉讓必須召開股東大會。到目前為止,判決書中沒有關于法院是否可以干預公司股東會決議的規定。這個案子很難操作。如果只把投資基金作為補償標準,不從公司提取資金,即使可以補償,也只能從公司財產中補償。不過,公司仍有一部分財產屬于股東王某。我們怎樣才能區分哪部分錢是對他的補償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