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商業秘密和競業禁止的法律依據是什么?現行規定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是切實可行的,并已被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包括設計、方案、產品配方、制造工藝、制造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信息、產銷策略、投標底價和投標內容等。商業秘密有三個組成部分:第一,這些信息不為公眾所知。即信息不能直接從公共渠道獲得;二是信息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這是切實可行的;三是權利人對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一般來說,商業秘密是指不能直接從公開渠道獲得的、能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具有實用性的、受權利人保護的信息。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勞動爭議案件侵犯商業秘密的函》第一條規定,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內容,因勞動者不履行勞動合同而侵犯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當事人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并根據有關規定和勞動合同作出裁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的若干規定》第三條的規定,禁止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四)權利人的工作人員披露,違反合同約定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違反約定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保護企業商業秘密不被內部員工泄露的相關規定很多。但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并不是一旦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就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員工承擔商業秘密保護責任的前提是:1。職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合同中有保護商業秘密的規定。《規定》不僅應當規定員工的保密義務,還應當規定企業在承擔保密義務時應當給予員工的補償。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相關的保密條款,那么企業的權益就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如果企業對員工承擔保密義務時沒有規定應當給予的補償,那么勞動者的權益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企業有必要與員工簽訂帶有保密條款的勞動合同。保密條款應當規定,從業人員在任職和離職后一定時期內,對企業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不得在競爭性企業兼職或者自營,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權利,完善相關規定。這就是本文討論的競業禁止條款。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背書是什么意思
2021-01-22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被打做法醫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9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公司拆遷補償申請書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