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公司法》,取得公司股東資格有三種方式:資格取得。原始取得是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取得股東資格。原始采集可分為兩種情況:
<1。即在公司成立的基礎上,向公司投資,從而取得股東資格。這樣,取得股東資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成立時的全體發起人,股份公司成立時的發起人和認股人。
2。成立后的原始收購。即公司成立后,公司增資時,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取得股東資格。其次,連續收購又稱繼承收購或衍生收購,是指通過轉讓、贈與、繼承、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股東資格。受讓人、受贈人、繼承人和取得股份的繼承人將成為公司的新股東。三是善意取得,是指股份受讓人按照《公司法》規定的轉讓方式,從非債權人善意取得股份,從而取得股東資格。善意取得不依賴于讓與人的意愿,是原始取得的一種特殊方式。一般來說,股東資格的善意取得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股票本身有效;
(2)股票可以處分,法律禁止的股票不構成善意取得;(三)轉讓人為合法權利人的,啟動善意取得制度;(四)轉讓人明知或者過失注意轉讓人無權取得股份的,主觀上、善意地、無惡意或者重大過失的,(五)依照法律規定的股權轉讓方式,記名股票以背書方式取得,未記名股票可以交付。第二,股東資格喪失是指因法律原因或法律程序喪失股東資格。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公司解散、破產、合并等法人資格消滅;
2。自然人股東死亡或者法人股東終止;
3。股東轉讓其持有的股份。股份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5。公司依法回購股份;
5;
6。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捐贈、納稅、善意取得等綜上所述,由于股東退市制度本身的嚴重性,從司法判例的角度來看,法院堅持對決議所作程序進行嚴格審查的態度。在決議表決方面,我國立法存在疏漏。對于被罷免的股東是否應當回避、是否應當限制其表決權、如何通過決議的標準等沒有規定。然而,司法判例在這方面相對一致。他們認為被罷免的股東應當回避,禁止其表決權,決議通過的標準應當符合公司章程的規定,沒有約定的,視為普通決議,即:,剩余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能夠通過的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2020-12-24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