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喪失股東資格:(一)所持股份已依法轉讓。(二)不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股東義務的,被公司開除。(3)因政府的非法離任而被剝奪其權益的人。(四)法律規定的其他理由。(1) 自然人股東應當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雖然《公司法》對自然人股東的行為能力沒有明確要求,但根據《民法通則》的基本規定,自然人作為公司股東,應當具有充分的行為能力,能夠有效地實施簽署相關投資協議等法律行為,簽署公司章程,繳納出資。公司股東應當是能夠從事營利活動的法人。
目前,各類國家機關禁止經商辦企,不能成為公司的發起人和股東;但可以利用國家授權的專門機構作為發起人投資設立公司。例如,2003年12月成立的**匯金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代表國家對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行使投資者權利和義務的國有獨資投資公司。關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和事業單位法人是否可以成為公司股東,雖然1998年國務院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對此作了禁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1999年發布的《關于企業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有所松動。其中第六條指出,“社會團體(含工會)、事業單位”和具有法人資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可以作為公司股東或者出資設立企業法人,但依照黨中央、國務院規定不得經商辦企業的除外。”。此外,中國禁止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設立其他行業的公司作為股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律師事務所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1998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會計核算”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不得以投資者身份投資其他行業設立公司。”。(3)公司不能成為自己的股東。
為避免公司雙重股東身份導致的權利義務關系不清,防止公司收購、持有自有股權導致公司實際資本減少,而上市公司操縱公司股價的可能現象,各國公司法普遍禁止公司成為自己的股東。(四)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為所在企業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
為避免被投資有限公司股東會身份重疊,損害企業利益,《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規定》第二十四條作出上述禁止性規定,這也符合《公司法》第149條禁止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公司競爭的立法精神。
股份依法轉讓,股東義務未按照公司章程履行的股東,予以除名。因政府違法行為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原因被剝奪股份的,取消其股東資格。
好吧,以上就是律霸小編今天帶來的關于股東資格取消的法律知識。我希望你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并能讓你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如果你需要法律建議,請使用完美的武器為自己辯護。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土地出讓金與轉讓金是一回事嗎
2021-03-14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