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司法》中的股份平等原則,每一股份的權益是平等的,小股東根據所持股份也享有與大股東相同的權利,包括自利權和共同利益權。然而,在公司的實際經營中,由于中小股東較為分散,持股較少,對公司經營決策影響不大,其股東權益往往更容易受到侵害。
大股東可以對公司機關施加控制影響,大股東往往同時是公司機關的核心成員。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大股東、公司機關甚至中介機構可能相互勾結,進行內幕交易、關聯交易、虛假披露信息等侵害公司或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并可以利用公司資源保護自己因此,中小股東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一般來說,侵害中小股東權益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大股東。根據《公司法》規定的資本多數決原則,股東在股東大會上的表決權與其所持股份成正比。他們持有的股份越多,投票權就越大。這樣,大股東就可以通過股東大會的決議,將自己的意志提升到公司的意志上來,這可能損害公司或小股東基于自身利益的利益。二是來自公司董事、監事和經理。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和其他成員受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委托,對公司履行經營管理或者監督職責,對公司負有良好管理和忠誠的義務。如果他們違反了自己的義務,就會損害公司的利益,間接損害股東的利益。除上述兩個方面外,行政機關執法不公或履行執法職責失職,中介機構不當履行職責,都可能對中小股東權益造成損害。由于大股東可以對公司施加控制,有時大股東也是公司的核心成員(如董事長、總經理等),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大股東,公司主管部門甚至中介機構可能相互勾結,侵害公司或少數股東的利益,如內幕交易、關聯交易、虛假披露信息等,可以調動我們應該用公司的資源保護自己,從而使中小股東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正因為如此,中小股東權益的特殊保護成為各國(地區)公司法中股東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同時,上市公司的小股東往往是證券市場的中小投資者。證券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內容也是中小股東保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手段。此外,作為一部特殊的民法,中小股東也可以參照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作為保護自身權益的手段。
各國(地區)關于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理論基礎有很多學說。可以概括為:大股東對股東大會決議進行表決時的誠實義務和將公司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義務;公司董事及其他成員基于其與公司的委任關系而負有的忠誠和良好管理的義務。這些義務植根于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為防止大股東或董事違反上述義務,損害公司或小股東的權益,各國(地區)法律規定了保護小股東的相關制度和措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懷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6房屋拆遷補償的時間及金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