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出資情況下如何認定股東資格。但如果是惡意冒充,不宜認定冒名頂替者為股東。以假名注冊的公司構成事實上的人的,該公司的設立視為無效。涉及債權人和其他第三人權利實現的,公司的實際投資者即冒名頂替者應當承擔無限責任。如果不存在一人公司,其他股東不知道,為了保護無過錯股東的利益,公司的設立不應被視為無效或者應當強制解散。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確定新投資者為公司股東。虛假股東是指投資者以不存在的人(死亡的人或虛構的人)的名義進行投資和登記,或者盜用真實人的名義進行投資和登記。因此,虛假股東以不存在人的名義出資和盜用真實人的名義出資的情形有兩種。名義股東和隱名股東雖然不以自己的名義出資,但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是名義股東和隱名股東都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具有表達真實意愿的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在名義出資過程中,被冒充人是名義投資者虛構或者侵占的主體。二是隱名股東的權利義務沒有完全確定,應當根據其在公司中的地位或者與明顯股東的約定來確定;冒充出資的,被冒充人是不存在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不可以成為真正的股東,而冒名頂替者實際行使股東的權利。第三,隱名股東通常是根據隱名股東與顯性股東之間的契約產生的。在虛假出資的情況下,虛假股東大多是為了規避法律而產生的。因此,在虛假出資的情況下,股東資格的認定與隱名股東資格的認定存在顯著差異。
冒名的人不能被視為公司的股東。如果冒名頂替者是不存在的人,無論是死人還是虛構的人,肯定不可能被認定為股東;即使冒名頂替者是真人,也不能被認定為股東,因為按照股東的一般含義,股東,是指公司成立時因投資于公司或者在公司存續期間依法取得股權而對公司負有權利和義務的人。顯然,冒名頂替者不符合股東的一般含義,不能認定為公司股東。
冒名頂替者不能被認定為公司股東。一般來說,冒名頂替者之所以采取冒充行為,是為了規避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如果冒名頂替者被認定為公司股東,不僅違反了法律的基本原則,而且助長了冒名頂替者的違法行為,這是對違法者的一種保護。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