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糾紛的含義是什么?涉外民事糾紛是指糾紛一方是外國人,另一方是我國公民的事實。涉外民事糾紛由我國民事訴訟法解決。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外國法院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適用對等原則中國的。第二百五十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部分規定。本部分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目前,禁止外國律師在中國從事訴訟代理業務,不得以律師身份出庭。因此,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需要委托律師的,必須委托我國律師代理訴訟,但也可以委托本國律師作為非律師代理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被執行人未按照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的,應當在收到執行通知之日起一年前,報告目前和一年內的財產狀況。被執行人拒不報告或者謊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或者拘留。首先,涉外民事訴訟涉及國家主權。由于涉外民事訴訟包含著涉外因素,它涉及到各國在管轄權、證據收集、執行等方面的關系。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尊重他國主權,維護我國主權。國內民事訴訟并非如此。二是涉外民事訴訟期限較長。涉外民事訴訟中,有的當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沒有住所,有的證據在境外。因此,訴訟法律關系主體進行送達訴訟文書、調查取證、傳喚證人、起訴、答辯、上訴等訴訟活動需要較長時間,否則訴訟活動難以完成。客觀需要確定涉外民事訴訟期間的特殊規范。第三,涉外民事案件審理中存在適用法律的選擇問題。國內民事案件的審理只能適用我國法律。然而,涉外民事案件的審理存在著適用法律的選擇問題。選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擇適用程序法,二是選擇適用實體法。就訴訟法而言,原則上應當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但是,中國參加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對程序有特別規定的,應當先適用國際條約。它被稱為“遵守國際條約的原則”,但中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最后,人民法院在涉外民事訴訟中,有時需要外國法院的協助。如合同關系,適用當事人選擇的法律或者與合同關系最密切的國家的法律;調查取證有時需要外國法院協助;判決生效后,有時需要由外國法院執行。上述知識是對“涉外民事糾紛的含義”問題的回答。涉外民事糾紛是指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是外國人,另一方當事人是我國公民。涉外民事糾紛由我國民事訴訟法解決。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