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為依法懲治環境污染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執行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一)排放、傾倒、處置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或者有毒有害物質的廢物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物質;(二)違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的;(三)違法排放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污染物3噸以上的三倍以上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四)私自設置暗管或者利用滲水井、滲水坑,(五)因排放、傾倒、處置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或者有毒物質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二年內違反國家規定,產生含有傳染病病原體或者有毒物質的廢棄物,并有前款行為的;
(六)造成鄉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中斷12小時以上的;(七)造成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殊用途林地5畝以上,其他農用地10畝以上,其他用地20畝以上喪失基本功能或者永久性破壞的;(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死亡10人以上的幼樹2500余棵;(9)造成公私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10)造成5000人以上疏散或轉移;
(11)造成30人以上中毒;
(12)造成輕傷,三人以上輕度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
(13)一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
(14)其他嚴重環境污染。第二條執行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四百零八條規定的行為,以“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論處。第三條執行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特別嚴重后果”:(一)縣級以上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中斷12小時以上的>(二)造成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殊用途林地15畝以上、其他農用地30畝以上、其他土地60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永久破壞的;(三)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150立方米以上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的幼樹7500株;
(4)造成公私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5)疏散、轉移群眾15000人以上;
(6)中毒100人以上;
(7)輕傷,10人以上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8)造成3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9)造成1人以上嚴重功能障礙,導致重傷的,中度傷殘或者器官組織損傷,致5人以上輕傷、輕度傷殘或者器官組織損傷,造成一般功能障礙的;
(10)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嚴重傷殘的;
(11)其他后果特別嚴重的情形。第四條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犯罪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從重處罰:(一)阻礙環境監督檢查或者環境突發事件調查的;(二)怠工的,(三)在醫院、學校及其附近排放、傾倒、處置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居民區和其他人口密集區違反國家規定的;(四)限期改正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前款第一款所列行為構成妨害公務罪的,以污染環境罪、妨害公務罪論處。第五條有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犯罪行為,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消除污染、積極賠償損失的,可以酌情從輕處罰。第六條單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第三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定罪處罰,對單位處以罰款。第七條行為人未取得營業執照或者超越營業執照的范圍,明知是他人提供或者委托他人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的,以環境污染罪共同犯罪論處。第八條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含有有毒、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污染物,同時構成污染環境罪、非法處置進口固體廢物罪的,投擲危險物品罪和其他罪,依照從重處罰定罪處罰。第九條本解釋所稱公私財產損失,包括因污染環境行為直接造成的財產損失和減少的實際價值,以及為防止污染擴大、消除污染而采取必要、合理措施所發生的費用。第十條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物質”:(一)危險廢物,包括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廢物,以及按照國家危險廢物認定標準和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二)劇毒化學品、列入環境管理重點危險化學品名錄的化學品和含有上述化學品的物質;(三)含有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的物質;(四)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的物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5)其他可能污染環境的有毒物質。第十一條案件涉及的環境污染具體問題難以確定的,由司法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或者由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指定的機構出具檢驗報告。
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及其所屬監測機構發布的監測數據,經省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批準,可以作為證據。第十二條本解釋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6]4號)同時廢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生產線外包
2020-11-11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企業拆遷安置報告范文是怎樣的
2021-01-12農村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錢一畝,具體怎么算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