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訴訟中的程序性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企業、私營企業隸屬于集體企業,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企業、私營企業及其所屬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對建設項目的掛靠沒有具體規定,但根據上述掛靠概念,掛靠主要是指不具備資質條件的單位或個人,以具備資質的企業名義承擔建設任務的行為。針對這種行為,《建筑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都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建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筑工程承包人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經營范圍內承攬工程。”公司資質等級或以任何形式以其他建筑公司名義承包工程。禁止建筑公司允許其他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利用其資質證書和營業執照,以公司名義承攬工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本級資質證書,施工單位不得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許可的經營范圍,不得以其他施工單位的名義承包工程。禁止建設單位允許其他單位和個人以自己的名義承攬工程。”此外,建設部《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條例》第三條、第十六條規定:“建筑業企業取得相應等級資質證書后,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涂改、偽造、出借、轉讓《建筑施工企業資質證書》;不得非法扣留、沒收《建筑施工企業資質證書》。”基于上述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合同糾紛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的;(一)不合格的實際建造人借用建筑施工企業名稱的,視為無效;(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未經招標的投標,否則投標無效。”《解釋》第四條還規定,“承包人違法分包或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不合格的實際建造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與他人簽訂建筑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沒收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違法所得。”可見,法律法規,包括規章和司法解釋,對項目聯營行為都做出了禁止性規定和負面評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幾天后可以拿到購房合同
2021-02-15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拆遷對低保戶的補償有什么規定
2020-11-08拆遷安置房買房后受益是否要和政府分
2021-01-16無錫拆遷安置房土地使用權登記流程
2021-03-17商鋪拆遷,對評估結果不滿意該怎么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