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條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侵害的,占有人有權要求返還原物;損害占有的,占有人有權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阻礙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要求損害賠償。占有人自占有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的,請求權消滅。本文是關于占有權的保護。立法背景占有人對對方侵占、阻礙自己占有的行為,可以行使法律賦予的返還原物、排除妨礙、排除危險等占有保護請求權。占有保護的理由是,既有的事實狀態不應受到私人力量的干擾,而只能通過法律手段予以排除,這是一般公共利益的要求。如甲方借用乙方的自行車,到期不構成擅自占有。即使是作為車主的自行車,乙方也不能用暴力手段讓甲方歸還原物。對于其他第三人侵占、阻礙占有的行為,甲方當然可以依照本條的規定行使占有保護。由此可見,無論占有人是否有占有權,如果其占有受到他人侵害,他都可以行使法律賦予的占有保護請求權;只要侵權人實施本條禁止的侵權行為,他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不詢問他是否有過錯,也不詢問他對所占有的不動產或動產是否有任何權利。在立法過程中,對該條關于占有保護的規定爭議不大。為了更準確地把握本文的含義,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作進一步說明:第一,占有保護請求權的類型占有保護請求權的目的是排除占有侵權,屬于物權請求權。根據占有侵權的不同情形,占有返還請求權和占有保護請求權分別出現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占有危險請求權。收回占有權的請求權發生在占有權被扣押時。這種侵占不是基于占有人的故意,而是基于占有人的不法行為,使其失去對客體的控制和支配。應當指出,非因他人入侵而喪失占有權的人,如因欺詐或脅迫而交付的人,無權要求返還占有權。在這種情況下,原占有人要恢復占有,必須依照法律行為的規定,主張撤銷已確立的法律關系。此外,應當指出,本條規定的返還占有請求權的條件之一是,侵占人的行為必須是喪失占有的直接原因,否則,依照本條規定,返還占有請求權不成立。例如,失物的發現者。雖然拾得人沒有將遺失物交給有關部門,并將其作為自己的財產,但這種侵占行為不屬于本條規定的情形。拾得人將遺失的財物據為己有的行為,不是失主喪失占有權的直接原因(失主最初喪失對財物的占有權可能是由于疏忽大意而忘記了財物)。因此,物主不應以返還財產請求權為由對拾得人提起訴訟,而應根據物主的身份請求行使返還原財產請求權。
2。占有受到他人妨礙時,占有人可以請求侵權人解除妨礙。損害請求權的人是損害占有權的人。多人相繼受到損害的,以目前受到損害的人為請求權的相對人;損害繼續的,占有人可以請求對方停止損害;損害發生一次的,占有人可以請求對方解除損害。清除妨害的費用應由妨害承擔。占有人自行消除妨害的,可以按照管理規定無理由向對方追償。
3。為了消除危險請求權中的危險性,危險請求權應當是具體事實的危險性,一般抽象危險性不受法律保護。具體事實的危險性是指使外部世界認識到占有的危害的方法。比如,違反建筑規則建設高風險建筑,在臨近地區挖掘地窖,都會對周邊地區造成危害。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是消滅危險請求權中的危險必須繼續存在,行使消滅危險請求權時危險已經消失的,不得請求阻止;二是必須有客觀危險事實,以及被請求人是否有故意或過失行為,這是法律沒有要求的。
占有雖然不是一種權利,但也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財產利益,不受他人的非法侵害。侵犯占有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侵權占有可能造成的損害主要包括:(1)使用收益的損害,即占有人不能使用收益占有所造成的損害;(2)費用的損害,即占有人在占有上的費用,該費用本可以由財產權利人主張,但不能主張(三)責任損害,是指財產因第三人侵占而毀損、滅失后,占有人對財產權利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第二,占有人請求返還原物權利的行使期限本文最后規定了請求返還原物權利在占有權中的保護。自占領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請求權消滅。這里需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占有保護請求權中的排除妨害權和排除危險權在原則上與妨害或危險的持續性密切相關。損害已經消失或者危險不再存在的,不排除對損害或者危險的請求權;損害或者危險造成實際損害的,占有人當然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期限為兩年;繼續發生妨害或者危險的,可以請求賠償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自然沒有理由受到限制。占有人要求返還原物的權利,在一定期限內不行使的,可以消滅。在這一時期,德國、瑞士、日本、臺灣等國的立法大多規定為一年。在這一時期,有的國家明確將其設定為消滅時效,有的國家則將其設定為排除時效。但是,從占有保護制度的目的和實際功能來看,將這一期間定為排除期間更為妥當。原因在于,消滅時效可以因事實而中斷或中止,從被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時開始。如果按照消滅時效的規定,期限可以遠遠超過一年,則該權利將處于長期的不穩定狀態。通常情況下,如果占有人由于排除期的過去而沒有行使返還占有權的請求權,如果他對占有權有其他實質性權利(如所有權等),他自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質性權利提出返還占有權的請求。因此,沒有必要在本條中規定更長的保護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無業一級重殘的患者醫藥報銷的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7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