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損害賠償一直以來不能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程序來獲得實現,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權意識的增強,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擴大到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僅限于物質方面的損害,而把精神損害賠償排除在外,是與我國憲法的相關規定相抵觸的,不利于保護被害人的利益,不利于人權的保障,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并將導致法律價值的缺失。因此,現在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關鍵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法律價值精神損害系指自然人的一種意識機能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此種痛苦因人格權益,身份權益及財產受損害而引起。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是指犯罪行為人對自然人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譽等人身權利進行不法侵害而造成的非財產損害。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一規定明確將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僅僅限于物質損失,并未明確將精神損害也納入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為了明確精神損害在附帶民事訴訟中的地位,2000年12月19日起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2款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一規定明確否定了附帶民事訴訟中精神損害的存在,但并未排除被害人通過其它途徑尋求到精神損害賠償。但2002年7月11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問題的批復》中則限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在法律實務過程中,當事人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訴求越來越多。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筆者將結合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在本文中試圖對該項制度的建立進行全面考量。一、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未能在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建立的成因1、社會經濟的不發達致使法律的實施受到限制。1979年頒布乃至后來修訂《刑法》與《刑事訴訟法》時,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社會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人民群眾收入水平不高,刑事被告人賠償受害人物質損失的能力尚差。我國目前經濟不夠發達,地區差異又大,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難以確定,司法時務中難以操作,對于貧窮的被告人來說精神損害賠償金難以致富,容易形成“法律白條”,判不如不判。這就使得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構建缺乏了經濟基礎。2、法治發展水平的制約。由于我國法律制度起步晚,現代法治理念多為西方舶來品,法律制度多為法律移植的產物。公民權利意識淡薄,關于人權保障,人格權的訴求較少。這樣便喪失了推動制度創新與進步所必需的社會基礎。3、受傳統“重刑輕民”思想的影響。我國傳統思想及法治文化中,“重刑輕民”的思想嚴重。即便在建國后法律體系的建設中,我國也重視刑事法律的建設,并制定了較完整的刑法典,而民事法律方面尚無完備的民法典。理論及實踐中受到影響的人也不是少數。這樣的立法理念使得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缺失成為必然。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建立的可能性分析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常常會目睹家破人亡的慘劇,也常常在莊嚴的法庭上聽到被害人家屬撕心裂肺的哭喊。每當這個時候,心靈總是不斷被拷問:如何完善我們的法律制度,以保證在懲罰犯罪的過程中,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權利?接下來,筆者將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在現行條件下建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