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到損害,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式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是針對精神損害的后果所應承擔的財產責任。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刑事訴訟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由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起的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物質或經濟損害的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一個特殊程序,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一種混合訴訟;第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是發生在所有的刑事訴訟之中;第三,訴訟方式民事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6條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币陨蟽煞ň岬?,被害人在遭受被告人犯罪行為非法侵害時,有權提起“物質”或“經濟”賠償的請求。但是2000年12月19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刑事附帶民事范圍》第一條規定:“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遭受物質損害或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害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1230次會議通過對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批復》明確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提起的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民事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薄缎淌赂綆Х秶?、《批復》剝奪了公民請求司法救濟的權利,這對因刑事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賠償的受害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那么,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呢?筆者認為可以。刑事犯罪行為是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由它造成的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客觀存在,一些侵犯公民人格權的犯罪行為,犯罪主體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也必須承擔民事責任,因為犯罪行為不但危害公共秩序,也使被害人物質和精神利益遭受損失。刑事處罰是國家對犯罪行為的制裁,是公法(刑法)對侵害公共秩序的調整,針對的是犯罪人,不具有安撫被害人的內在功能,而精神損害賠償是私法(民法)對個人權利的調整,是對被害人的補償性和恢復原狀性,兩者法律關系不一,不能也不應互相代替。筆者認為應該賦予被害人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
一、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
(一)法律依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一個特殊的訴訟,刑事訴訟法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從程序上講,應以刑訴法為主,輔之以民事訴訟法;但在實體處理上,則應以民事法律為主,輔之以刑事法律。因此,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賠償的法律依據應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我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并沒有對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的原則、范圍做出禁止性規定。第二,我國民法通則確定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近代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形成是沿著兩條并行的線路發展的,一條是精神性人格權的民法保護,另一條是對物質性人格權的民法保護。我國《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損害的…,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民法通則》第117條第3款規定:“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民法通則》100條規定:“…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遭到損失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這些“賠償損失”在同一法律中存在,應認為是同一概念,從實際上確立了精神賠償制度,并且在理論界及實踐部門形成了共識。第三,從邏輯上分析,法律既然規定了侵犯名譽、榮譽等精神性人格權的一般民事侵權行為可獲得精神賠償,那么較之更為嚴重、達到足以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侵犯名譽,榮譽的犯罪行為,所遭受的精神損害更應得到賠償。據此,我國刑法所規定的侮辱罪、誹謗罪、強奸罪、奸淫幼女罪、傳播性病罪等等,由于給被害人在名譽、榮譽等發面造成了損害,故法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被害人在附帶民事訴訟中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做出相應的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