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人格利益的財產
一般認為,財產是作為一種以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為目的的工具而存在的。但在現實生活中,一枚結婚戒指和相同價值的金錢對于個人的意義肯定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的關鍵在于不同財產對于個人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一)人格財產理論
現實中,我們可以通過某種財產的損失給個人所造成的損失程度來判定這項財產對于個人的重要性。美國法學家Radin教授認為:“如果一項財物的損失所造成的痛苦不能通過財物的替代得到減輕,那么這項財物就與某人的人格密切相關。如果是這樣的話,特別的財物對于其持有者就關系密切。”[1]以結婚戒指為例,Ra2din認為如果它由“珠寶商處偷得,保險程序將會補償珠寶商,但是如果從一對新婚夫婦處偷得結婚戒指,替代物的價值無法使一切恢復原狀,也許金錢根本無法解決問題”[2].由此,Radin將財產分為人格財產(PersonalProperty)和可替代財產(FungibleProperty).人格財產指與人格(Personhood)緊密相連、其滅失造成的痛苦無法通過替代物補救的財產,相反的財產是可替代財產,其中最典型的是金錢。人格財產的范圍往往因人而異,但通常認為家宅、結婚戒指、肖像、傳家寶、家庭相冊、日記、寵物、骨灰和墓地是人格財產。根據Radin的理論,從人格性財產到可替代性財產的整個財產體系是一個在法律權利和法律保護上不同等級的金字塔,應該給那些最能夠定義人格性的財產以最多的法律關懷,給那些最能夠定義純粹可替代性的財產以相對較少的法律關懷。
(二)房屋、墓地是典型的人格財產
Radin的人格財產的范例就是家宅,它是“自由、私生活和結社自由之間的道德核心地帶”[3].家庭永遠是人類靈魂深處最溫暖的一盞燈,那里有親密的家人和溫馨的房屋。在此,家宅的意義遠遠超過了鋼筋混凝土的價值,它是人類感情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支撐。因此標題中的“房屋”特指個人居住房屋,不包括在開發商手中或者在商業性房東手中的公寓。
《魁北克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二條將“墓地”作為人格財產之一。財產中的人格利益不會憑空產生,一般都是依據一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生,而墓地正是基于生者和死者的親屬關系而成為人格財產的。在三峽庫區,有5萬多座墳墓被遷移,很多墳墓的遷移費用已經超過政府給的遷墓補償,但大部分的三峽移民仍然因為無法忍受“祖先泡在水里”而出錢出力遷移墓地。可見,墓地在國人心目中是逝去的親人安息的地方,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是典型的人格財產。但是,據筆者了解,我國農村大多依照鄉規民約或者習慣占有墳地,而法律對此類墓地歸屬的規制至今仍是空白,因此在法律上農民對墳地并不享有財產權利。但根據2001年7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經營性公墓營業稅問題的通知》,我國承認了現今廣泛存在于各大城市的經營性公墓。因此,本文中的“墓地”特指城市中由開發商開發公墓,然后出售給私人的墓地使用權。
筆者將人格財產中的房屋和公墓墓地著重提出,原因在于這兩項財產最容易受到國家征收的侵擾。而這兩項財產的權利人由于征收所遭受的人格利益損失又一直被國家、立法者忽略。
二、征收補償
征收,指國家為了公共目的而強制取得自然人和法人的財產或財產權利的行為,直接表現為對民事主體財產權的剝奪。“如果行政官吏要建造一所公共的樓房,或修筑一條新的道路的話,他就應該賠償人們所受的損失;在這種場合,公家就是以私人的資格和私人交涉而已。當公家可以強制一個公民出售他的產業,并剝奪民法所賦予他的‘財產不得被強迫出讓’的重要權利,這對公家來說,就已經很夠了。”[4]因此,在公用征收領域補償是必需的,這已經達成共識,但補償標準的確定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