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是審計獨立性得不到保障。審計監督的外部影響,如財務、人事等,應予以忽視。從內部來看,審計隊伍的組成和人員的選擇往往取決于審計人員的數量和負責人、負責人,甚至審計方案的起草人。沒有成熟的、可操作的選擇方法。對獨立性的控制并不嚴格。一些應該避免的人已經成為審核組長或審核組成員。一些被普遍認為與被審計單位負責人或財務人員關系密切的人員被派去承擔審計事項,造成類似內部監督的不正常現象。二是缺乏審計項目質量評價體系。雖然國家審計署制定了三項審計準則,但對于更為詳細的操作準則,卻沒有可循的規則;審查往往只是程序性審查,即形式性審查,實質性審查幾乎是空白,這就無法檢驗審計項目的質量。有人開玩笑說:給我一份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和年度工作總結,你不用去被審計單位就可以寫審計報告。由于缺乏判斷審計項目是否合格的評價體系,一些有問題的審計報告成為審計機關發表審計意見和作出審計決定的依據。從長遠來看,審計質量難以保證。第三,對審計人員的監督不力。針對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的行為,雖然審計機關在審計前有公示警示,審計后有回訪,但審計機關很難逐一了解審計人員執行審計規范和審計紀律的真實情況。它完全建立在個人意識的基礎上。如果存在欺詐行為,他們不會主動說出來,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反向監督也難以產生實際效果。一些隱性欺詐,有時在被審計單位的配合下,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實踐證明,腐敗不是靠自律來解決的。第四,審計師控制審計事項的空間過大。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時,與派出機構處于相對孤立的狀態。檢查什么,不檢查什么,檢查的深度有多深,這些都是由審核員控制的。對問題的性質、處理和處罰也有很大的控制空間。這為審計人員不負責任、徇私舞弊提供了機會和可能。然而,由于審計機關內部規范和約束機制的不完善,審計權力尋租不可避免。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不受限制的審計行為也會產生審計腐敗。第五,片面追繳違紀資金。查處違法行為、籌集資金,無疑是評價審計質量的綜合指標。它可以反映審計事項的深度和力度,但永遠不能成為審計的主要目標。審計資金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矛盾。通過征收來解決審計經費和人員待遇問題,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一些地方政府給審計機關下達征收指標,審計機關為業務人員分解征收任務。審計人員在審計處理處罰過程中,與被審計單位討價還價,對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不依法處理,以取得的資金或者辦案資金的名義集資的,這將進一步損害審計依法、客觀、公正的基本原則,造成極大的危害。六是問責制度缺失。審計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責任,而作為審計主體的審計人員目前的責任卻很少。我們沒有明確界定審計責任事故和錯案,沒有建立一套詳細的、可操作的責任追究制度。這使得國家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生涯幾乎沒有風險。權力、利益、責任和風險的不平等會使不法分子“無所畏懼”,加劇道德風險。如果機制出了問題,好人可能變成壞人。審計腐敗的結果不足為奇。第二,防范審計不規范行為的途徑審計機關的業務特點是善于發現弊端,善于分析原因,有能力和優勢提出控制方案。在不正之風突出、問題不嚴重之前,要主動自我約束、自我調節,未雨綢繆。要高度重視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非標準風險,把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防止審計腐敗的發生作為建設審計大廈的基石。本文在現行審計管理體制框架下,針對審計行為不規范和審計工作不規范的特點,提出了預防審計腐敗的思路。建立獨立的審計監督組織體系,專門負責審計人員的內部控制和審計業務。注重對審計內部控制機制設計理論的研究,研究人們價值取向的特點和層出不窮的不同挑戰,不斷調整和優化監督制約手段,升級制度版本,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三。消除內在的獨立性缺陷。建立審計人員實時回避檔案,明確影響和可能影響審計獨立性的因素,實現回避機制的快速啟動和有效屏蔽,杜絕內部人監督現象。
4。進行細分是審計業務的標準,不同行業應該檢查的項目可以細化到具體的項目,甚至可以制成表格。從審查入手,將審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核查行為、調查行為和總結報告行為由形式審查轉變為實質審查,以約束舞弊行為和控制行為。各級審計機關的審計費用應當由獨立的機構核算,以滿足審計機關各項支出的需要。建立審計廉政基金,引入預期收益機制。同時,提高審計人員的即時待遇,使審計人員能夠依靠勤勞和廉潔從審計中脫穎而出,確保家屬衣食無憂。通過立法,改變資金供給渠道,將中央財政納入預算,徹底解決審計機關財務獨立問題。同時,要杜絕審計機關經費與審計處理處罰掛鉤的現象。6建立嚴格的審計人員行為規范和責任追究制度。對責任事故和錯案的法律責任作出詳細規定。從而使審計人員的一切不規范審計行為都有了制裁和處罰的依據,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使審計職業成為高風險職業。要建立有效的報告制度,引入“口碑”機制,形成對審計行為的外部監督。
7、改革現行審計業務承擔制度,可以采取審前調查與實施審計分離,核實業務與處理分離、處罰分離、承擔業務與撰寫報告分離的障礙。當然,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審計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上。結論:遏制審計不規范行為,遏制審計腐敗的發生,需要我們有理性的思考和勇氣正視問題,把它作為關系審計事業成敗的重大問題來對待,精心策劃和設計,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市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18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