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效益審計的含義是指獨立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按照一定的審計準則,采用專門的審計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審查,評價使用人力資源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審計建議,促進被審計單位這項經濟效益高的活動的開展。經濟效益審計的目的是通過評價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提高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第二,經濟效益審計與其他審計的區別。效率審計的重點是評價經濟活動的有效性,主要是檢查提高經濟效率的各種途徑是否得到開發利用,從而提出審計建議和措施。其他審計的目的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審查,促進被審計單位維護國家金融法紀,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二是審計內容不同。效益審計的內容包括考察生產力各要素的開發利用情況,考核評價企業的管理質量和水平。其他審計內容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在財政收支方面是否違反國家財政法紀;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會計處理是否合法合規;通過對各項財務指標的分析,正確評價經濟活動的有效性;指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對被審計單位的違紀違法行為按規定作出處罰決定。從廣義上講,效益審計包括財務審計的內容。在審計實踐中,許多審計部門都是從財務審計入手的。(3) 不同的審計原則。一般來說,效益審計的評價原則有三:一是堅持宏觀經濟效益對微觀經濟效益的指導;二是堅持當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統一;三是堅持經濟效益與非經濟效益的結合。其他審計有兩個原則:一是依法審計;二是客觀公正。這兩個原則實質上反映了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4) 效益審計與其他審計在方法論上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財政收支審計側重于對各項收入項目、成本和留存收益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一般采用盤存法、核對法和比較法;除一般的財務審計方法外,還采用了一些現代管理方法,效益審計應正確運用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凈值法、價值工程法等。三是開展經濟效益審計的意義:(1)開展效益審計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能夠促進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開展效益審計,要通過對企業經營效益和經濟決策的評價,對基本經濟活動過程的回顧,改善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提高經濟效益。第二,實施效益審計可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經濟監督、經濟評價和經濟控制是內部審計的三大職能。多年來,內部審計人員運用傳統的財務審計方法查錯糾錯,嚴格法紀,促進管理,充分發揮經濟監督和經濟控制職能,榮獲“經濟監護人”稱號。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對內部審計有了更高的期望。企業管理者不僅關注發現的問題,更關注今后如何規范,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既要診斷又要治療。為了對癥下藥,必須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因此內部審計不應局限于財務收支審計,而應擴展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不應只注重事后審計,而應擴展到事后審計進行預審核和過程審核。經濟效益審計的深入發展,擴大了審計范圍,拓展了審計領域,提高了內部審計的內容。(3) 經濟效益審計是內部審計部門與被審計單位的最佳結合,有利于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多年來,由于許多隔閡,審計人員往往無法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從而影響了審計質量。經濟效益審計是一種建設性審計,它既符合被審計單位的目標,又能得到被審計單位的配合。四是經濟效益審計的實施方法。系統分析是一種組織管理分析方法,需要系統信息論、控制論、系統工程等多學科的內容和方法。它具有分析規模大、涉及因素多的特點。它適用于結構復雜、目標多樣、功能全面、模糊性大、風險大的系統工程分析。由于經濟效益審計具有全面性、統一性和科學性的特點,在經濟效益審計過程中必須把宏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在運用系統分析方法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必須注意整體性、相關性、最優化、全面性和實用性。在對被審計單位的綜合經濟效益或某一方面的經濟效益進行事前或事后審計時,應當運用各種專門的方法,在確定審計目標、檢驗審計對象、效益分析等一系列審計環節對審計事項進行綜合因素、系統工程(組織、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建議和措施)、審計報告的編制和結論分析評價。(2) 定量分析。經濟效益指標的完成情況評價是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內容,而經濟效益指標大多是定量分析指標。因此,必須在效益審計中廣泛應用定量分析方法。運用定量分析方法進行效益審計,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有機結合;二是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有機統一。(3) 現代管理數學。要實現審計前、審計后的有機統一,就要運用更加現代化的管理數學方法,科學地分析和評價經濟活動中的各種因素,運用更加準確、科學的信息,幫助被審計單位改進經營管理,協助企業決策,提高經營和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被審計單位提供各種科學的計算方法、管理方法和相關管理模式,從而有效地控制企業的經營管理,最終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4) 人類行為分析。人的行為對經濟效益有很大的影響。充分調動和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進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生產活動只有通過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結合才能完成。經濟效益審計要從中國特色和實際出發,研究分析干部職工在兩個文明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并通過人類行為的有效性來尋求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措施。五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措施:(1)突出重點,區分主次,處理好財政收支審計與經濟效益審計的關系。真實性和完整性是經濟效益審計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把真實性說清楚,就可以檢驗其合法性,評價其有效性。二是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優化審計隊伍結構。經濟效益審計是一項綜合性審計,需要運用先進的系統分析方法和多學科的專業知識,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我國審計隊伍多為財務人員,人員結構單一,從根本上限制了這項審計業務的應用和推廣。因此,有必要充實和優化審計隊伍。同時,審計人員還應加強業務學習、更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遇到舊房拆遷,到底是要錢還是要房好
2021-01-07如何補償企業拆遷
2021-01-13被拆遷人與拆遷安置人的區別
2020-11-14拆遷女方結婚什么補償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