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縣級審計機關實施經濟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屬于政府行為。在“國家審計強制性”的掩蓋下,基層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相對薄弱。事實上,審計實踐中存在著許多風險。從基本審計實踐來看,存在五大審計風險不到位。一是基層審計機關審計力量不足。縣級審計機關的編制一般在10—15人左右。面對新時期繁重的審計任務,一方面基層審計機關對一些部門、單位和重點資金監管不力;另一方面,對上級、縣安排的項目,為按時完成任務提供支持,未按審計要素確定的審計范圍和內容實施審計,審計不完整、不真實,存在風險的;二是基層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不合理;基層審計人員的審計能力、理解和執行國家政策法規的能力、宏觀視野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弱;應該發現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沒有發現,或者發現的問題沒有準確引用法律法規造成的風險;三是審計制度的缺陷。我國審計體制屬于國家審計體制的“行政模式”,這種審計體制模式存在缺陷。比如,對縣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實際上就是對政府的審計。作為政府的一部分,縣級審計機關對本級預算執行問題的審查和處理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限制,對預算執行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很難對外披露,無形中增加了審計風險。《審計法實施條例》指出,審計機關履行職責所需的預算,應當在本級預算中單獨列出,由本級人民政府予以保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基層審計機關所需資金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基層審計機關仍負債累累,每年都要籌集資金還債。要解決這一問題,基層審計機關必須加大處罰力度。此外,由于經費不足,被審計單位的經濟獨立性無法得到保證,給基層審計機關帶來一定的廉政風險。法律地位不明確造成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政府投資審計中。一是建設項目審計的法律依據不夠權威。《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只是粗略地規定了審計機關有權對建設項目進行審計。只有審計署《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管理辦法》第十條對此作了詳細規定。目前,基層審計機關主要對建設工程決算進行審計,并注重成本審計的真實性。作為部門規章,《辦法》的法律效力與《合同法》相去甚遠。此外,由于當地司法機關一些法官的誤解,一旦提起訴訟,審計機關很少勝訴。特別是雙方已結賬或經中介機構審計并簽字的,審計部門將重新審計。一旦提起訴訟,它肯定會失敗。第二,投資審計涉及的行業監管復雜。審計往往以法律、法規、標準和各行各業的經濟指標為依據。由于各自的特點,不同的規定之間存在著差異和矛盾,如工程收費、定額套利等。由于存在一些差異,在具體審計中難以界定,因此審計風險存在一些問題。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基層審計機關不得不委托部分建設項目接受中介機構審計。但目前對中介機構的委托審計管理還沒有規范的操作程序和模式,中介機構受自身利益和職業道德的驅使,導致審計質量不高,風險較大。質量控制不到位造成的質量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審核項目論證不到位,對選定的項目沒有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論證不科學;二是審核方案不到位,而基層審計機關對審計方案的編制普遍重視不夠,即使編制的審計方案抽象、簡單;三是對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和糾正不夠深入,而且查處大案要案缺乏勇氣和精神;四是審計結論和對一些問題的處理不十分準確;五是審計復核和問責不到位,特別是由于復核中的責任感,有些已經走過了階段。一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審計人員防范風險的責任意識。審計人員素質好、責任心強、敬業精神強,能夠更好地完成審計任務,降低審計風險。因此,基層審計機關應建立健全以提高審計人員防范風險的責任感為重點,以更新審計人員知識、提高職業道德、增強責任感和職業技能為目標的教育培訓機制。要系統地組織審計人員學習審計風險的理論知識,使全體審計人員充分認識到審計風險是一項具有風險性和重大責任性的工作。我們應該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審計人員自身的過錯所帶來的風險。要牢牢抓住這條生命線,基層審計機關應建立健全一系列反腐責任制度,依靠制度約束和規范審計人員的行為。一要落實領導責任,落實“一把手”負總責、分管具體工作、審計干部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確保廉政建設和審計工作得到部署、落實,檢查總結在一起,確保廉政建設落到實處;二要認真落實審計紀律“八不準”制度,要求審計人員廉潔奉公;三要加強監督檢查。在社會監督和家庭支持誠信方面,基層審計機關也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特別是審計回訪。對有違紀跡象和不良傾向的,要及時提醒和告誡,有效防范審計風險。近年來,地方政府出臺了投資項目審計監督辦法,基層審計機關應抓住這一機遇。一是要廣泛宣傳審計法,宣傳各地出臺的監督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政府投資審計環境;二是加強建設合同管理,督促有關部門在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增加“最終工程造價以審計部門審計結論為準”和“審計機關出具審計報告前,工程預付款不得超過合同總價的80%”的條款從而防止工程造價認定中的“法律糾紛”。一是建立中介機構替代庫,實行動態管理;二是嚴格執行委托手續。由于基層縣市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相對較少,業務科(單位)辦公室在委托審計時一般提出方案,由中介機構填寫審核表,報基層審計機關業務會議審批,審計機關領導出具委托書,與委托的中介機構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三是加強質量管理。受托機構完成現場審計工作后,將審計計劃、審計日記、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證據、書面審計報告等全部資料送業務科(單位)辦公室審核,對不符合項進行補充和糾正。委托代理機構不遵守職業道德,違反紀律,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低下,導致問題嚴重,后果如何,如何處理,在所難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聯防隊員暴力拆遷還動手打人,暴力執法怎么處罰
2021-02-14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