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內部審計的必要性現代企業從制度的建立就需要內部審計。企業內部的經營活動涉及各個方面和部門。采購、銷售、基建工程、投融資、會計等經濟業務需要有效的控制體系來協調和組織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因此,內部審計是最好的選擇。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內部審計。企業制定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實施,必須有一個公正的評價部門。通過監督檢查,這些內部控制制度能夠順利實施。這項工作無疑是最適合由內部審計部門來完成的。
企業特殊費用需要內部審計。在企業投資、基礎設施工程、科研等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費用支出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規范、賬單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超預算支出等,需要內部審計全程參與、監督并加以控制,確保這些專項費用經濟合理,防止浪費。企業的年度預決算需要內部審計。企業的年度預算是否科學、合理、切合實際,預算執行過程中是否嚴格執行國家和企業的規定、標準和定額,會計核算和報表編制等是否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都需要審計部門的核查內部審計部。管理人員經濟責任的劃分需要內部審計。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以上領導,管轄范圍廣,責任大。如果不進行離任審計,會給繼任者帶來很多經營上的麻煩,這就要求內部審計師在任期內對其經營業績和資產進行審計。第二,企業內部審計的優勢。內審員熟悉企業目標、各部門職責分工、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生產經營情況,審核對象相對固定,能動態掌握被審核對象的各種情況各單位,及時準確判斷高風險領域和重要事項,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審計,查找管理漏洞。
內部審計時間、方法、方式靈活,成本低廉,可以提高審計效果和效率。內部審計師可以隨時掌握企業的大量內部信息,從而減少數據收集和預審調查的工作量。項目實施可以融入其他項目,降低審計成本,多角度、多環節發現線索,靈活采用風險分析、控制評價、質詢、實質性檢驗等方法,提高審計效果。利益。
企業內部審計提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內部審計在提出意見和建議時,可以從企業實際出發,把損失降到最低,從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改進管理和控制。同時,還可以對意見和建議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審計,以促進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降低控制風險,采取防范措施。第三,內部審計的局限性企業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內部審計的作用。當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一致時,內部審計師往往默許企業的不當行為,以維護自身利益。例如,許多內部審計人員沒有通過彈性披露或處理企業為員工提供的福利,拖欠企業增加的成本和費用,不遵守收入確認原則,減少收入和偷稅漏稅等。
復雜的人際關系影響了內部審計的深入發展。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企業內部復雜人際關系的影響,有時工作過程也會受到內部關系的影響。特別是受審核方的地位和水平普遍較高。由于種種原因,內部審計師在實施審計時往往視而不見,從而降低了審計質量。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有限,制約了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內部審計與其他職能部門一樣,一般都是在管理層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這必然受到領導層意志的影響。加之內部政策的壓力,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地位不明確,制約了內部審計的發展。四是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問題。在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下,一些企業領導片面地認為內部審計是對企業內部經濟問題的審查,會影響企業員工的團結和穩定,分散管理人員的精力。有人認為內部審計限制了自身的經營自主權,削弱了自身的權威性。有的將內部審計組織視為一個虛擬實體,使內部審計人員既沒有工作也沒有權利。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不合理,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有的企業合并審計機關和監察機關,有的在財務會計部門設立審計師,有的根本不設審計機關和人員。而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處于平行地位,使得許多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缺乏自身應有的地位和威信,無法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部分內審員素質偏低,影響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一是文化知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相對較低。內部審計師大多來自財務會計部門或其他部門。全職和兼職工作人員很少。他們缺乏必要的審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他們不能掌握現代審計技術手段,內部審計電算化幾乎是空白;二是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個別審計人員喪失職業道德,以權謀私甚至以權謀私,降低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威信和形象。五是強化內部審計措施,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結構,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和水平。在規范運作的企業中,可以建立由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直接領導的內部審計制度,使內部審計能夠獨立、客觀地進行,不受管理層的制約。有必要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師的地位和待遇,讓廣大企業內部審計師無后顧之憂。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規范或內部審計實物標準。要加強內部審計行業管理,完善內部審計道德體系,把內部審計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在運用傳統審計技術和方法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現代計算機技術,促進內部審計的現代化。轉變管理觀念,科學定位內部審計職能。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應突破制約范圍,擴大范圍,促進企業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的提高。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評價,可以揭示企業存在的潛在風險,從而保證企業的高效運作和發展,從而實現企業順利發展的目標和行業戰略。
建立上下級結合、下級審核的內部審核制度。由于客觀狀況的限制,內部審計不能對本單位領導和同級管理層進行審計。為彌補這一薄弱環節,上級內部審計部門應負責對下級管理層的審計工作,多層次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對各級管理層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加強內審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內審員素質。要充實實踐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的人員進入內部審計隊伍。同時,有必要建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