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盈虧不能事先得到保證。當有損失時,不必過于急躁,冷靜求救才是正道。下面將介紹如何彌補企業的損失。一般來說,企業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利潤不足的,可以在五年內彌補;下一年度稅前利潤不足的,可以用稅后利潤彌補,稅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能扣除虧損差額,也可以用盈余公積彌補,借記“盈余公積”,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企業本年度發生財務賬面虧損的,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本年度利潤”。企業彌補以后年度虧損時,應當作上述相反的分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企業應當以以后年度能夠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應當判斷五年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能否在以后經營期間全部轉回應納稅所得額。否則,企業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該準則僅規定了“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的判斷原則,要求會計人員作出專業判斷。因此,如果未來可轉回的應納稅額過高且可能無法轉回,企業可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要求,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未來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抵銷遞延所得稅資產收益的,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所得稅費用”,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當很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予以轉回,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所得稅費用”。
此外,如果稅前虧損彌補期已滿五年,但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仍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則應核銷尚未彌補的虧損,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并貸記“利潤分配-稅前可彌補虧損”;同時,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應轉回,會計分錄同上。未彌補的虧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年底用凈利潤彌補。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