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允許企業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虧損”,嚴禁利用虛假虧損影響應納稅額。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資產“損失”的所得稅處理將涉及繁瑣的程序,需要準備相應的信息來支持所得稅前扣除“損失”。我們來看看一系列與資產損失有關的準備金。企業財務人員應當牢記本規定,避免延誤損失的認定,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第八條規定,稅務機關受理本年度企業資產損失審批申請的截止日期為納稅后45日今年年底。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申請審批的,經主管審批的稅務機關同意,可以適當延期。
企業自行核算扣除的資產損失
(1)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因銷售、轉讓、出售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存貨等造成的資產損失;
(2)企業各項存貨的正常損失;
(3) 固定資產達到或者超過使用壽命時,因正常報廢、清算造成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者超過使用壽命時,因正常死亡造成的資產損失;(五)企業買賣債券、股票、股票等資產的損失,(六)國家稅務總局確認的不需要稅務機關批準的其他資產損失。
上述資產損失以外的資產損失,是經稅務機關批準后方可扣除的資產損失。
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企業按規定向稅務機關提出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申請時,應當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實際發生的法律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內部證據具體事項。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出具的與企業資產損失有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1)司法機關的判決、裁定;(2)立案(三)工商部門出具的注銷、撤銷、停業證明;(四)企業破產清算公告或者清算文件;(五)行政機關的公文;(六)國家及授權的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七)具有法定資格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八)經濟仲裁機構的仲裁文件;(九)保險公司對保險資產出具的事故調查單和索賠計算書;(十)其他符合法定條件的證據。
特定事項的內部證據,是指具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和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能夠證明或承擔對各類資產的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責任的陳述,主要包括:
(1)相關會計資料及原始文件;
(2)資產清查表;
(3)相關經濟行為的商業合同;
(4)企業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資料(金額較大、影響較大的資產)虧損項目,應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論證);
(5)企業內部審批文件及相關信息說明;(六)經營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和賠償說明;(七)法定代表人聲明,企業負責人和企業財務負責人對具體事項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