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著并購活動的日益頻繁,并購中的會計問題越來越多,在諸多問題中,并購商譽一直是一個難題。在企業合并過程中,“購買成本與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形成商譽。當差額為正時,我們通常稱之為正商譽。如果差額為負,我們稱之為負商譽。盡管國內外對負商譽的存在及是否有必要進行會計處理存在較大爭議,但在實際的并購活動中,負商譽仍有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研究企業并購活動中負商譽的會計處理符合現實,對企業并購活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首先,負商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被并購企業凈資產的盈利能力低于社會資本的平均投資收益率,實質上是被并購企業對被并購企業的一種價格補償。并購是一種投資行為。并購企業必須投入資金才能獲得平均的社會收益。然而,當并購企業由于各種原因產生負商譽時,并購企業在未來經營中的投資收益將低于社會平均收益。因此,為了獲得平均社會收益率,并購企業會用較少的資本獲得較多的資產,從而獲得平均社會收益率。其次,在證券投資學中,投資折價是指“以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購買長期債券投資時,投資成本與債券面值之間的差額”。其實質是票面利率低于實際利率。它是投資者購買后獲得較少利息的補償,是證券發行人不能提供全額利率的價格。因此,并購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負商譽是由于經營不善或其他隱性負面因素造成的,導致企業未來盈利能力低于市場投資的平均盈利能力。它是對并購企業收購后利潤減少的補償,是并購企業因條件價格差而導致的未來預期盈利能力的成本。第二,負商譽的會計處理(1)負商譽的常規會計處理(2)國內外沒有公認的方法對負商譽進行計量和處理。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對負商譽的處理與國際接軌,但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一般來說,負商譽的會計處理一般理解為對被合并企業購買成本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第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是將負商譽確認為當期損益。由于負商譽是由廉價交易產生的,代表當期資本交易的收益,故應在合并收購日立即確認為收益,計入當期損益。購買的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實際購買成本之和的差額確認為負商譽,計入當期收益,即“營業外收入-負商譽”。這種做法真實反映了所購全部資產的價值,使其符合資產的定義,體現了客觀性原則。因此,它受到了FASB(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ASB(會計準則委員會)和IASB(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廣泛贊譽。但是,將負商譽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并沒有考慮負商譽對未來收益的影響。負商譽是由隱性負債、管理不善、員工素質低下等因素造成的。未來經濟效益可能大幅下降。如果將負商譽計入當期損益,則當期收益將增加,未來收益將減少而不進行補償。因此,這樣的處理方法會導致收入的巨大波動和原理的不匹配。由此可見,這種處理方法不能反映負商譽對財務狀況的影響。它雖然簡單,但并不是一種恰當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6公益訴訟可以和解嗎
2021-01-25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