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問題一直是農村干部群眾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近年來,各級繼續加強農村金融管理,先后實施了賬前憑證審核制度、村級招待費零管理制度、村級兩委會交叉任用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解決。(1) 財政制度執行不嚴。一是按支出收取。對很多村來說,執行村干部的稅費征收任務,原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但也造成了一些村干部把稅費自己花掉,年底用發票和工資。二是村級財政制度明確規定,賬要管,但有的村干部接手會計、收銀員的工作,直接辦理現金收支、買東西、出票,回去告訴會計把賬入賬。對經理來說,會計說了算,會計成了簿記員,出納成了“票據保管人”,會計和出納只是名義上的。現金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第三個是白賬單。從我們審計的村來看,白條支出占總支出的70%左右,白條種類繁多。(2) 浪費公款現象嚴重。一是收支不平衡,支出大于收入,非生產性支出過大。有的村集體收入很少,連正常的支出也很難維持。然而,村干部在花錢時,從不考慮花錢是否必要。如果他們有錢,他們就會花錢。如果他們沒有錢,他們會想辦法的。有的村級集體經濟條件較好,但村干部只關心自己的享受,用公款買車、配備手機、BPS、安裝家庭電話;有的用公款吃喝玩,每年的娛樂費達數萬元,甚至超過10萬元;有的以外出學習考察、調整生產、增加收入為借口,到處旅游,村民意見很大。(3) 集體資金管理混亂。根據我們對某鎮某村財務管理情況的調查,截至2002年底,村級債務120萬元,人均債務13.4萬元,其中兩年以上債務占70%,基本為壞賬;無頭債務約占10%;部分債務為1980年以前的借款;村干部本人及其親屬借款占很大比例。(4) 材料管理程序不完善。一些村莊已經出售或報廢了部分財產,但這本書沒有作任何處理。在許多村莊,賬目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嚴重差異。個別村干部對自身要求不嚴。他們打著借用公共財產的幌子,實際占有集體資產,長期不歸還,達到個人獲利占有的目的。(5) 財務賬目混亂。一是財政科目設置不規范,基本上是一個流水賬,不能正確反映財政收支情況,審計賬目相當不便。例如,如果你想檢查一下招待費,它們會反映在每個科目上。你需要一個一個地登記,然后統計。并不是專業人員根本查不出問題,群眾監督也不方便。第二,有些村莊有幾個賬戶。我們查過的一個村莊有兩個收銀員。在一些村莊,一個會計小組和一個出納保管自己的賬簿,但他們不把它們放在一起。(6) 外出就餐、分錢分貨現象嚴重。特別是近年來,由于煤情好轉、煤價上漲,一些村干部為了“取悅”村民,肆意按人口、戶數、勞動力、承包地面積等劃分錢物。這樣,村集體就沒有了積累,沒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社會上形成了不良氛圍。第二,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1)農村金融監管渠道不暢。一是司法監督薄弱。1997年刑法實施后,村干部不再是貪污、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的主體,檢察院不能立案偵查;同時,他們也不再是貪污、挪用公司資金等犯罪的主體,所以公安機關不能立案偵查,法院也不能立案民事。村級干部經濟問題已成為法律空白。二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不力。如果村干部是黨員,紀檢部門也可以查處。如果不是黨員,紀檢部門根本查處不了。三是群眾監督薄弱。分散的家庭管理使村民的集體觀念和民主管理意識薄弱。一些村民對集體事務不關心、不關心、不了解,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流于形式,給一些廉潔干部可乘之機。四是內部監督薄弱。因為村級會計是村級任命的,有些人怕丟飯碗。對村干部的經濟違法違紀行為不愿意監督或放棄監督。當他們發現問題時,他們不敢管,讓他們走,成為“好人”。(2) 農村財務管理不善。一是村級財務管理缺乏透明度,財務公開不夠。有的村雖然定期公開財政收支,但公開內容不具體、空洞,群眾無法了解資金用途和去向;個別村對一些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不及時公開,使群眾不能實行民主監督。二是鄉鎮機構改革后,鄉鎮農業經濟站與其他部門協同工作,人員數量相對減少,村級財政管理職能弱化。三是會計核算前的審計制度沒有得到落實。許多鄉鎮農村經濟站沒有認真審核票據,在票據上加蓋“同意記賬”字樣。四是村級招待費零管理的配套措施跟不上,鄉鎮干部在村工作的伙食費解決不了。(3) 對農村金融問題重視不夠。一是農村干部對“重稅輕管”的認識片面。二是認為村級自治不適合多種經營。由于這種認識上的誤區,農村干部對村級財務管理不重視,對群眾反映的財務問題不認真查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財務管理混亂的蔓延,為一些廉潔干部打開了一扇便利之門。三是財政政策法規執行不力。一些分管財務的村干部對財務法律法規不熟悉,不按財務規章制度辦事,不聽會計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造成財務管理新老問題不斷、亂象叢生的局面。(4) 會計隊伍不穩定,專業水平低。財務管理的本質要求會計人員相對穩定。但是,目前一些村的會計人員實際上是由村干部任命的,他們都用自己的親信。村黨支部、村委會每次換辦公室,出納、會計也都換辦公室,造成“一帝一臣”現象。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老齡化,文化程度低。由于年輕人不愿到村里工作,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一些不熟悉業務的會計人員也“持證上崗”。在一些村莊,挑選會計人員不是根據工作,而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和感受。一些素質不高、不具備會計條件的人員被選拔到會計崗位。三是解決問題的對策:(1)提高農村干部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農村干部要端正思想,理順關系,搞好財務管理。必須加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女友能繼承男友的財產嗎
2020-11-15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