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起訴:
要求被告償還貸款9萬元及利息
2017年4月,原告張某向威遠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被告人楊某償還借款9萬元并承擔逾期還款利息。原告訴稱,2015年7月8日,因資金周轉需要,被告楊某通過原告女兒的介紹向原告借款。原告與被告達成第一次協議后,原告通過銀行將款項轉給被告。被告人收到貸款后,承諾在一年內償還,但在貸款到期時拒絕償還。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法院提交了身份證復印件、銀行卡交易明細表、銀行手工制作的收據、9萬元是否為原告與被告之間借款的記錄。被告楊某辯稱:
過戶屬實,但這筆錢是原告的贈與,不應退還
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楊某辯稱原告將9萬元過戶到自己賬戶是真實的,但這筆錢是原告給予的生活費原告的女兒,不應償還。
只能轉讓憑證證明借貸事實。
庭審后,法院認為原告通過銀行向被告轉賬9萬元屬實。本案雖無欠條,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原告僅憑金融機構轉移證據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辯稱,轉讓是為了償還雙方先前的貸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現原告以銀行轉賬為依據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要求被告還款。被告認為是贈與,但未提供證據證明,故應認定原告將該筆款項作為借款轉給被告。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是當事人依照合同或者法律規定的具體權利義務關系。權利人是債權人,義務人是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或者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和第九十條“合法的借款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主張被告還貸9萬元,法院予以支持。
同時,被告認為,如果要還的話,還應該由原告女兒小張和自己來還。法院認為,被告人與小張是同居關系,同居期間的債務是另一種法律關系,本案不予處理。
就在法院準備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前,承辦法官再次向原告和被告雙方解釋了相關法律規定,最后促使原告和被告雙方表示愿意接受法院調解。2017年7月10日,原、被告在主審法官主持下達成協議:被告一次性歸還原告借款人民幣6萬元,當庭兌現。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轉讓憑證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即雙方的借款關系得到法律認可,相應的借款需要返還。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下面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行政訴訟如何收費
2020-12-31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