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認定逃稅追繳行為。欠稅事實是本罪成立的前提。如果行為人不欠稅,就沒有追繳,而不追繳,就沒有逃稅追繳。欠稅,是指納稅人或者個人超過稅務機關批準的納稅期限未按期繳納或者拖欠稅款的行為。在認定該行為是否“欠稅”時,必須查明該行為是否已過法定期限。只有在超過法定期限時,該行為才是逃避追繳欠稅罪所要求的“欠稅”事實。至于具體法定期間,各項稅收的規定不一致,應根據具體稅收法律法規確定。在考慮欠稅事實時,必須考慮欠稅的原因,即行為人財力不足、資金不足,或有納稅能力而故意欠稅。
2。演員必須有實際的逃跑行為。這是犯罪成立的關鍵。根據法律規定,偷逃是指轉移財產和隱匿財產,如轉移開戶銀行、提取存款、移走貨物、隱匿存貨等。這既是犯罪人的犯罪目的,也是本罪所要求的客觀結果。在稅收實踐中,欠稅現象時有發生。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稅務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如通過銀行從其賬戶中扣繳稅款,或者扣押、查封、拍賣其財產抵免稅款。二是逃避追繳欠稅罪的主體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即負有法定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沒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構成逃稅追繳罪的主體。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納稅的單位和個人。各種實體稅收法律法規都對這一稅種的納稅人范圍作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不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納稅人范圍。例如,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增值稅納稅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理服務,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消費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消費稅納稅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進口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消費稅的納稅人都是公民和單位。每個人都有積極納稅的責任,積極納稅也是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逃稅的信息,律師協會將為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物品會得到政府支持嗎
2021-02-20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