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破產企業的主要責任人不支付帳簿等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七條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實的財產狀況說明書、債務清單、債權清單的,有關財務會計報告以及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的支付,由人民法院依法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絕向管理人移交財產、印章、賬簿、文件等資料,或者偽造、銷毀有關財產證據材料,致使財產狀況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破產重整與破產清算的區別:(1)直接目的不同。雖然破產預防是二者共同的終極目標,但二者在直接目的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破產和解是通過調整債權債務關系來維護債權企業的法人資格,從而達到防止破產的目的,具有消極性和外部性的特點;破產重整的目的更深入。既要被動地維護債務企業的法人資格,又要深入企業,尋找其深層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對策,使債務企業重新獲得良好的生產經營能力,得到暫時性和根本性的雙重治理效果。因此,它具有積極性和內在性的特點。(2)適用對象不同。破產和解的適用對象與破產清算的范圍相一致,遠遠大于破產重整。除美國等少數國家外,破產重整的對象不僅包括公司,還包括合伙人和個人。在大多數國家,重整的對象是公司,適用范圍很嚴格。(3) 申請人不一樣。雖然兩者都采用當事人申請原則,但只有債務人才能成為和解的申請人。在重整理論中,除債務人外,具有一定條件的股東和債權人也有權申請重整。(4)不同的興趣。就利益關系而言,和解程序是在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對抗狀態下進行的,優先權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重整程序是在債權人和債務人共同努力的狀態下進行的,債權人和債務人能夠取得利益包括債權人和債務人。(5) 協議的性質和地位是不同的。和解與重整都是以當事人的約定為基礎的,但和解程序中的約定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集體強制合同,本質上屬于合同行為;重整程序中的約定是債權人意志的表達,債務人與其他利害關系人具有相同的地位和目的,屬于共同行為。根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破產企業的主要責任人不支付帳簿等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要約,什么是要約邀請?
2020-11-08深圳市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18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