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次解釋的內容是什么。第二條人身保險合同因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沒有保險利益而無效,投保人要求保險人在扣除相應手續費后退還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未親自在保險合同上簽名或者蓋章,保險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代為簽名或者蓋章的,保險合同對投保人無效。但投保人已繳納保險費的,視為其認可代為簽名或者蓋章的行為。保險人或者保險代理人代表投保人填寫保險單證,投保人簽字或者蓋章確認的,代表投保人填寫的內容視為投保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但是,有證據證明保險人或者保險代理人有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第四條保險人已經接受投保人提交的保險單并收取保險費,但尚未作出是否接受保險的意思表示的,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要求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給付保險金,符合保險范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條件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但應當退還已經收取的保險費。保險人主張不符合承保條件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第五條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知道的與保險標的有關或者與被保險人有關的信息,屬于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的內容。第六條投保人的告知義務限于保險人詢問的范圍和內容。當事人對詢問的范圍和內容有爭議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申請書詢價單所列一般條款的義務為由提出解除合同的請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除非通用條款有具體內容。第七條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投保人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仍收取保險費的,依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解除合同,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八條保險人有保險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情形,不行使解除合同權利,直接拒絕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非當事人對拒絕賠償和保險合同的存在另有約定。第九條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如免責條款、免賠額、免賠額比例、比例賠償或者給付等,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違反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保險人享有解除合同權利的條款,不屬于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第十條保險人以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為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免責事由,保險人提示免責條款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保險人不履行明示解釋義務為由,主張本條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一條保險合同訂立時,保險人在保險單或者保險單等其他保險單證中,以文字、字體、格式等表示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保險人履行了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提示含義,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標志或者其他明顯的標志,是我們的事。保險人對保險合同中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概念、內容和法律后果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解釋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保險人履行了明確解釋義務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第十二條在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訂立的保險合同中,保險人以網頁、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免責條款作出及時、明確解釋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及時、明確解釋的義務。第十三條保險人履行明示義務,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投保人在有關文件上簽名、蓋章或者以其他形式確認保險人履行了明示符合本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義務的,視為保險人履行了義務。但有其他證據證明保險人不履行明示解釋義務的除外。第十四條保險合同記載的內容不一致的,適用下列規定:(一)保險單與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不一致的,以保險單為準。但不一致的,經保險人說明并經投保人同意的,以投保人簽署的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載明的內容為準;(2)非格式條款與格式條款不一致的,以非格式條款為準;(3)不一致的保險憑證記載的時間不同,以后一種為準;(4)保險憑證的書寫或打印方式有兩種,以雙方簽字蓋章的手寫部分內容為準。第十五條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三十日核定期間,自保險人第一次收到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的索賠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計算。保險人要求扣除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有關證明、資料期間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鄢陂g自保險人依照保險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發出通知到達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之日起計算,至投保人提供有關證明、資料之日止,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按照通知的要求送達保險人。第十六條保險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代位求償權。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保險人取得代位求償權之日起計算。第十七條保險人對保險合同格式條款中非保險條款的解釋符合專業含義的,或者不符合專業含義但對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利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承認。第十八條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對行政機關出具的交通事故、火災事故鑒定書的相應證據力進行審查確認,但有相反證據可以推翻的除外。第十九條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提起訴訟,保險人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為由,主張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支持它。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因取得第三人賠償后損失不足提起訴訟,請求保險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二十條保險公司依法設立并取得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屬于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組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受傷旅行社如何賠償
2020-12-04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
2021-01-26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