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位求償權。民法上的代位權,是指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應有的債權,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申請代位行使債權,但該債權不屬于債務人。代位權的條件是:債權合法、債權怠于行使、債權到期、債權致害、非排他性權利。所謂排他性權利,包括基于扶養(yǎng)關系、扶養(yǎng)關系、扶養(yǎng)關系、繼承關系的給付請求權和對勞動報酬、撫恤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損害賠償金等的請求權;怠于行使是指債務人既不行使債權,又不通過訴訟、仲裁向債務人主張債權的行為。保險代位求償又稱權益轉讓,是指保險責任事故造成的損害由第三人的過錯造成。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后,可以在賠償范圍內更換被保險人,并享有向第三人索賠的權利。保險代位權是民事代位權在保險法領域的應用。保險代位權起源于民法,但又超越了民法的代位權。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是一種法定的代位權轉讓,保險人在支付保險費后取得代位求償權,保險費不再屬于被保險人。這是保險代位權與民法代位權的根本區(qū)別。保險代位求償權來源于保險法的損害賠償原則。所謂損害賠償原則,是指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只能獲得相當于損害的賠償,不能獲得損害以外的利益和不當?shù)美1kU代位求償權不適用于人壽保險領域。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因此,基于價值評估的損害賠償原則在壽險領域沒有應用的空間。這在《保險法》的安排制度中可以得到明確的印證:保險代理制度只在財產保險合同中規(guī)定;同時,《保險法》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向第三人索賠的權利”,而保險人沒有追索權。保險合同條款如有爭議或分歧,由司法機關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解釋,這是由保險合同當事人的廣泛地位所決定的(甚至可以說被保險人幾乎被剝奪了訂立保險合同內容的自由)。同時,作為一種典型的合規(guī)性合同,保險合同的不利解釋原則源于合同法的公平原則,是該原則的深化,但不利解釋原則只能是保險合同解釋中的第二項原則,即:,只有在條款本身存在歧義或爭議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是私法自治原則和民法契約自由原則在保險法中的適用。對于保險合同中爭議條款的解釋,張×生律師已在前文中作了詳細分析,不再贅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fā)現(xiàn)服刑人員有漏罪未處理怎么辦
2020-11-28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受害人無法聯(lián)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怎樣查詢企業(yè)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