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2日,施某與另一輛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并撞上第三人。經房山交通支隊鑒定,系史某次要責任。事故發生后,石某在30%以內賠償汽車損失12230.10元。然而,事故發生三天后,史某給**公司打了舉報電話。2006年9月18日,**公司向史某發出拒絕賠償通知書,稱史某48小時內未報案,故本案拒絕賠償。
結果
被保險人勝訴終審判決
因平安保險公司拒絕賠償,史某將**公司訴至西城區法院。一審法院認為,保險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保險公司拒絕賠償并無不當,故駁回了石先生的索賠請求。石先生向第一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應當從公平和合同整體的角度考慮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本案中,保險事故發生后,交通支隊查明了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現場勘查情況、原因及當事人責任,并出具了交通事故鑒定書。根據上述鑒定,雖然施先生未能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的義務,但并未造成**公司無法核實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損失程度。因此**公司僅以是否在48小時內致電為由拒絕賠償。本保險合同條款是增加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應視為無效。理由保險公司的做法是不公平的,據辦案法官介紹,案件的判決要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并不否認“保險公司規定的48小時強制報案時間是為了確保事實能夠得到證實”交通事故發生后及時發現并確認損失”。但是,如果車主有交管部門出具的責任書,可以說明事故的情況,就不應該受到限制,否則就違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商報記者郭穎律師觀點
霸王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車險律師認為,霸王條款在各類保險合同中普遍存在。除車險強制申報時間外,在部分人身保險中,保險公司會單方面要求被保險人到指定醫院就醫,否則不予賠償。然而,當投保人質疑這些條款時,保險公司通常會以行業慣例為借口。但事實上,這些條款嚴重加重了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責任,違背了保險活動中公平互利的原則。事實上,這些條款只是壟斷行業的保險公司的人為行為,沒有法律效力。該律師表示,由于格式條款合同的適用在保險業形成了一種集體行為,投保人無法抗拒,只能與其簽訂。但保險合同簽訂后,投保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確認霸王條款無效,并確定保險公司變更或刪除這些條款,以保護投保人的合法權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