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但保險合同糾紛時有發生,一些問題也爭議很大。筆者收集了最高人民法院專家、法官和典型法官對一些常見保險問題的意見,以便學習和研究。
1。在保險經紀業務中,履行免責條款的解釋義務:
(1)對于保險經紀而言,提供術語名稱是否可視為履行了保險人的解釋義務?答:向保險經紀人提供術語名稱,一般不能視為履行了保險人的解釋義務。這取決于保險經紀人是否第一次代表被保險人。經紀商多次代表被保險人參與保險業務的,提供術語名稱可以視為履行了說明義務,否則應當履行詳細說明義務。
(2)保險經紀人是否可以通過代位求償(電子郵件確認)進行簽字確認,并了解免責條款?這張表格可以作為證據嗎?
答:保險經紀人的簽字權是否成立,取決于投保人對經紀人的委托權限。協商前,保險人應核對委托書,確認哪些項目可以直接與保險經紀人簽訂。
2。關于保險單“特別約定”的爭議。第二年發生火災,損失100萬元。理賠時,保險公司回復稱,每次火災事故最高賠償金額為20萬元。企業查到保險單,發現保險單下方的“特別約定”部分確實有規定。但保險公司對此從未作出提示,也沒有對上一年的保險情況作出解釋,投保人也沒有保險單和保險條款。
問題:企業能否獲得相當于實際損失的賠償?
答:為了減少我們的保險責任,保險公司特別約定實際損失賠償的最高限額為每次20萬元,這實際上是我們責任的限制條款或減輕條款。
這不是保險業務慣例,公眾也不知道。如果該條款要生效,保險公司應與投保人協商,或在簽訂保險合同時作出解釋。投保人可以做出三種選擇:一是同意保險公司的意見并簽字確認;二是不同意保險公司的意見并通過協商每次增加賠償金額;三是明確拒絕,這也產生了兩個結果:一是選擇了另一家保險公司,二是保險公司放棄了對特殊條款的期望。保險公司不履行上述程序性義務的,投保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特別協議,并獲得相當于實際損失的賠償。
以上內容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專家法官民商事判決書解釋》,刪除、修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回遷房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的面積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