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8月12日起,個人駕駛人劉某所屬東風貨車為**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投保第三者綜合責任險一年。2004年4月21日,劉某開車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橋車的前引擎蓋被拖車的尖角劃傷。但劉某一直不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隨即駕車離開。2004年5月2日,劉某接到交警大隊的通知,要求其處理這起交通事故。隨后,交警部門制作了《交通事故鑒定書》,并由劉某承擔次要責任。在交警大隊的調解下,劉某與另一車主約定賠償車輛損失5600元。2004年5月20日,劉某突然想起自己投保了第三者保險,于是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公司以事件發生一個月,被保險人未及時報案,超過索賠期限為由拒絕索賠。被保險人不服,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訴。法院認為:原告雖未及時履行告知義務,但其行為違反了保險合同的規定,但他根據交警部門交通事故鑒定調解結論提出的索賠,并未違反保險法和保險合同的有關規定,保險法也沒有規定被保險人的索賠期限,雖然雙方在合同中都有約定,但違反約定不構成拒絕賠償的理由。對保險公司造成的不便可以通過減少賠償金額來處理。完全拒絕賠償是不合適的。由于被保險人違約,保險公司將被判定扣除30%的賠償金。
[案例分析]
雖然劉某違反了及時告知義務,但這能否構成拒絕賠償的理由?我國《保險法》沒有將交通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保險人的需要作為被保險人的法定義務,只是在第二十三條中規定:“交通事故保險發生后,保險人應當按照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被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要求賠償或者給付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所能提供的確認被保險交通事故的性質、原因和損失程度的證明和資料。”在本案中,劉某并沒有因為沒有及時報案而丟失這些證件和材料。相反,他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鑒定書》和《調解協議書》,可以作為申請賠償的依據。而且,保險合同沒有把不及時報案作為拒賠的依據,劉某不及時報案并沒有造成損失,損失無法確定或擴大,因此保險公司完全拒賠顯然是不合適的。《合同法》對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規定了支付違約金、扣留定金、實際履行和解除合同等多種救濟措施。保險公司拒絕賠償被保險人的違約是非常不恰當的,正如所有的違約都應被視為解除合同一樣。保險公司應根據被保險人的違約行為處理不同的案件,不得拒絕賠償。
[法律依據]
保險法第23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